阅读记录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最后一只狈[1/2页]

都市长生医仙 黄金蛮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唱歌可以拥有数十亿的粉丝,还能扩充华夏文化,最终甚至能够获得华夏战神的名位?
      这对于白灵来说,根本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她根本无法想象这一切。
      她对这些其中的运作,根本毫无理解。
      觉得路小川几乎就是在坑骗自己。
      然而——
      路小川拿出证据。
      给她看逗音上,和她相关的视频的播放量。
      她之前在广场上唱歌,被人拍摄下来,放到了网上,短短几个小时时间,播放量就已经破百万。
      点赞都有二十多万!
      这就是网络的力量!
      要知道,这还是完全素人状态,没有经过任何包装的白灵!
      路小川又给她看一些资料。
      例如,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的点播量。
      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然是达到了十亿量级。
      甚至,周董在华语乐坛的播放量,都是十亿量级的!
      白灵经过专业打造之后,达到这种世界级的影响力,不会有任何问题!
      最重要的是,白灵,不单单是一个歌手。
      她,还拥有华夏从魏晋时代,到晚唐时期,数百年时间里的古风音乐造诣。
      那个时候流行的古风音乐,她都可以信手捏来。
      固然,那个时候的古风音乐,完全照搬到现在,可能和现代人的审美会有一定的偏差,无法引爆世界。
      但是,她完全可以参与到赵馨岚的创作之中。
      将她所掌握的古风音乐之中的优秀的元素,提取出来,融合到现代流行音乐之中,甚至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音乐流派。
      真正引领世界流行音乐。
      艺术,也是和社会经济是否发达,高度相关。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
      但凡是盛世时代,都会有一些篇幅,介绍那个时代的艺术发展。
      唐宋时期,华夏吟唱诗词。
      都是有音乐伴奏的。
      到了明清时代,小说盛行。
      原因就是——
      说书人多了!
      说书,用不着伴奏。
      一个人一张桌子,就能行了。
      到了民国时代,相声发展了起来。
      为什么?
      连个桌子甚至都不需要。
      俩人往那儿一站,撂地就能说。
      而且短平快。
      一段相声,二十几分钟,半个多小时,听完了,乐呵一下。
      不需要有后续,不需要您下回再来接着听。
      成本低啊!
      贩夫走卒都能消费得起。
      华夏刚刚立国,一穷二白的时候,相声也在宣传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为什么九十年代之后,开始干不过小品了?
      小品形式丰富,服装、舞美,都不是相声能比的。而且演艺门槛低一些。
      相声,你想要立得住一个人物,需要铺垫,需要表演功底。
      小品,你只要穿上外卖员服装,那就是外卖员。穿上白大褂,搭建一个医院场景,你就是医生。演技差都没事儿。
      所以,见过春晚上,小鲜肉、歌手、主持人甚至是运动员跨界演小品。
      但见过非专业相声演员在春晚上演相声么?
      这个确实是演不了!
      国家经济发达了,舞美、布景水平上来了,相声这种相对简单的艺术形式,也就不得不慢慢的没落了……
      艺术发展,就是这个规律!
      高度依托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现代的流行音乐,像是爵士、摇滚等等流派,都是西方发达国家那边兴起的。华夏刚刚立国的时候,一穷二白,的的确确是难以发展。
      后来也是港台那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最后一只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