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老者在两人的步步紧逼下龟缩在墙角,心想这下完了,就在二人要用御剑将其擒获之际,一声佛号徒然响起:
“阿弥陀佛,两位施主,这位老者虽有过错,但罪不致死,还望二位少侠能看在同山之源的份上,放过这位老者一条生路罢”站在人群中的谨济大师兄站出身,默念经文,缓缓说道。
性子泼急的那名弟子,见有人向这个骗子求情,顿时怒火中烧,他本是门中刑罚司的人,对这些个败坏师门名声的江湖术士向来都是深恶痛绝,望着眼前开口的僧人,眼中尽是不屑,冷哼道:“这厮败坏我太清名声,今日若不惩戒示众,他日天下间又不知多少人打着我太清之名招摇撞骗,此乃我门中之事,你这和尚若识趣,就敲你的种,念你的经去,莫要多管闲事!”
倒是他身旁的师兄从僧人口中听出几分端倪,将御剑召回手手一拜:“这位禅师,您刚才说同山本源,敢问禅师可是山中‘华严寺禅因大师弟子?”
“对啊,对啊,我和我大师兄都是师傅门下的弟子”一旁的谨竹还未等师兄开口,便欣喜的替他回答,“而且,这个老者虽然有过错,但是罪不至死啊。我师傅也常教导我,‘世间有恶亦能渡,渡世渡人亦渡已你们这些修道的弟子不会连这点都不知道吧”说完,谨竹努了努嘴,表示不满。
大师兄低头讼念佛号,以此表达对小师弟的赞同。
“听说太清修道净心,怎么门下弟子戾气这么重?”
“这大派就得有大派的度量,连我们这些小老百姓都不信这算命说的话,这太清弟子怎滴斤斤计较啊”
“也得分人吧,我前几天往山上送水,那守门的弟子,都比这人谦逊”
四周围观的百姓,三三两两的低头议论。而性子泼急的那名弟子,听到百姓这种议论,顿时脸色铁青,握剑的手青筋爆涨,正欲发作,身旁的师兄按住他,在他耳边悄声说了几句。这名弟子听后哼了一声,将头偏过去,任凭周围人说,不再言语,但眼神却是怒视着小和尚和他师兄。谨竹被他吓了一跳,缩缩在他师兄身后,而谨济见状,低头诵经像是看不见一般无视过去。
“原来是禅因大师门下弟子,在下郑一诚,这位是我的师弟徐一康。”郑一诚对着谨济抱拳作揖。随后用眼神瞪了身旁师弟一眼,告诫他不可生事,徐一康不敢违抗师兄的命令,不情愿的抱拳施礼。
谨济躬身还礼,默念佛号:“阿弥陀佛,还望两位施主放这位老者一条生路”。
“适才小师傅说得对,我与师弟在此事上做法却实不妥,此间事小,那便化小为无,但门中自有规矩,不可不察”
说罢,郑一诚反手一张,那写着“太清仙人”的竹竿飞落在手中,顿时一股淡蓝色的火焰自他手中拓燃而起,将竹竿烧毁殆尽。
做完这些事后,郑一诚带着师弟对着身边的人拱手一拜。两个人挥袖御剑,化作两道白芒往山上而去。
四周围观的人见此事已了,纷纷散去。
不远处,舞狮的队伍浩浩荡荡的,鞭炮声,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的场景冲刷着那场小风波。小孩儿们在集市上蹦跳的,手里拿着冰糖葫芦,口中含着酸酸甜甜的山楂,仿佛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兔子,欢笑着说着童谣,与舞狮的队伍并排而走。
(本章完)
第3章 争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