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着班长学唱了第一支歌曲,“战友啊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歌声从稚嫩到洪亮、到怒吼。我们开始了新的生活呼唤,唤醒自己,适应新的世界。
体能训练是残忍的,冬季征兵就是痛苦的磨炼,全团的暖气可能都是防止暖气水勉强流动的状态,没有温度感觉,摸哪哪凉。鞋里湿湿的,衣服也是冰凉的,害怕出汗,害怕什么就不缺什么。张班长是新兵生活的主导演,随着日渐的熟悉,脾气越发的凌厉,呼来喝去,嘲讽加高压。各种部队的规矩由他展开了,因为在食堂吃饭有人咂嘴出声,特意由此开了个会,“猪吗?好听吗?”有的人为别人捎带了一个馒头,有人筷子夹菜多了,见了老兵不叫班长,别人递烟就抽等等,细小工作无小事,集体生活不能出洋相,不能丢了品行。规范我们成为合格军人的同时夹杂了许多了让年轻的心屈辱憔悴的阴影,甚至有一刻我在心理有了疲惫绝望的念头。统统这些都统称为军人的养成。没有体罚是我们知道的和原来的传闻有些出入的,但是也有例外。
孙彦辰是我的同年兵,庸胖猥琐,是那种典型的为了混身衣服占到便宜就打退堂鼓的乡村小商贩。日常训练的不协调是他的特点,委曲的两腿总是和规范的动作格格不入,最后连耐心最好、涵养识人的于波都按奈不住了,“你就是个傻子!你还在家做过小买卖,你怎么学会的?你只会骗你自己吗?”他表现的是木讷呆滞,茫然无措。群体生活中就是这样,只要出了一个掉队的,剩下的都是冷眼和排斥了。张奎打过他,飞起一脚,我看班长也很紧张,因为新兵营开始的时候,新兵营长特意宣布过,任何打骂体罚、勒索都是不允许的,但是都默默的淡过去了,落后总是要挨打。终于有一天黄昏吃过饭,我们新兵有了空闲的时候,我终于想和孙彦辰说句话,我叫住了他,心里想的只想安慰他。“别往心里去,大家一起不容易,慢慢来。”他忽然很激动,抓着我的手,但是还是表达不出来想要说的很多话,只是说了一句“你对我好。”
第三章 集训-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