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留队发展,却都象怕失去机会一样草草复员了,现在想想真是可惜。但是当时部队的待遇太低了,每月津贴费15元,班长20元,排长400元左右,老兵三、五年复员的全部安置费也不超过500元。但是这是由国家的国防经费决定的谁也不能马上改变,可是我作为一个战士感觉部队的吸引力在减弱,这也不能仅仅依靠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能解决的。
团队在这个时期也大力的开展了学习先进模范的活动,很多军师一级的模范代表宣讲团来到了部队给我们作报告,其中有很多朴实的干部战士深深地感动了每个人,沈阳军区的一名老兵在内蒙生产连队坚持畜牧生产20余年,高大的身躯因为常年骑马双腿变形,妻子孩子帮忙照料管理,陪伴着住在荒山野岭,有时候要面对妻儿被困,狼群环伺大雪封山的恶劣环境,很长一段时间和部队失去了在组织联系,可是他却保持着军人的禀赋和职责,用身上褪色的军装、头上的帽徽无悔自己逝去的年华。
我们团的工兵连连长舍小家顾大家的典范,妻子身体不好,他常年为团队训练施工做保障工作,甘愿付出全部的心血服务部队,看着他妻子在报告会上哽咽流泪的场景我们都感同身受,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勇士,和平年代的付出和部队各个时期的付出一样,虽然不是生命的转瞬流逝,但是一样伟大、一样的光荣。
我们袁指导员家在上海,每次他妻子来队我们都为他高兴,小儿子身体弱,终于孩子可以和爸爸在一起能有玩耍的一段美好时光了,看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都能感到指导员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但是他始终都对家里人在连队严格要求,没有一次开小灶搞特殊。有时候我们心里都在埋怨他的不近人情的耿直,但是却谁都说服不了他,只能默默的祝福他们一家能早日团聚,温馨安康!
第十一章 老兵-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