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近来西山寺门口聚集了不少无家可归的流民,僧人们请示了方丈,在寺里在门口支了棚子施粥。沈明润路过门口,逮着静如问道:“这些人是怎么一回事?”
      静如一边盛粥,一边回答道:“中州今年天灾连连,这些都是从中州过来的灾民。”
      今天静海没在藏经楼轮值,也过来了,边施粥边附和着道:“可不是,背井离乡也真够可怜的,咱们寺里空闲的人手都过来了。本来今天我在方丈那儿伺候的,也被叫出来了。”
      沈明润看着这边聚集的灾民不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还有些带着尚在襁褓的婴儿。她头一回看见这样的情景,也十分不忍,朝一个牵着孩子的老妇人问道:“婆婆,朝廷不是发了几批赈灾银和粮食吗,怎么你们还流落在外?”
      那婆婆一脸愁容,唉声叹气道:“姑娘是不知道,咱们老百姓的,只听说上面发了钱粮,但是真正发下来到各家各户的,哪里够啊。”
      后面的中年人跟着道:“就是,那么点粮食,根本不够一家老小吃的。要不是活不下去,咱们也不至于流亡乞讨。”
      语气颇有些义愤填膺。
      婆婆手里还牵着一个小女孩,四五岁的样子,小脸脏乎乎,因为太瘦,两个眼睛显得很大,看着就让人心疼。她神情懵懵懂懂,牵着婆婆的衣袖,抬头稚声稚气地说着:“奶奶,丫丫饿。”
      静如连忙给盛了粥。婆婆领了粥,就拉着丫丫往一旁去了。
      红羽在一旁小声道:“听说江陵王前两天到了洛京来面圣,带了不少东西过来。百姓尚且无家可归,这江陵王还有心思带着礼物讨好圣人。”
      因为中州的天灾,先是洪水,继而大旱。朝廷拨了不少款项粮食,仍然饿殍遍地,就不知这中间被中饱私囊的有多少了。沈明润心里叹了口气,这时候静能师父走过来,她朝他问道:“静能师父,这灾民不少,信女也想尽一份力。”
      “阿弥陀佛,沈施主有心了,”静能手掌合十,又朝静海道,“静海,方丈那里没人照料,你去方丈那里吧。你手里的事情,交给沈施主。”
      “诶,好嘞。”静海将手里盛粥的勺子递给沈明润。
      沈明润接过来,一开始还有些不熟练,但有红羽在一旁,过了一会儿就驾轻就熟了。
      又过了几日,寺院门口的灾民人数稳定了下来,并且在慢慢减少。沈明润每日仍然施粥不误。过了午时,粥饭也发放完了。沈明润擦了擦汗,正准备回去,却看到寺门口停了一辆马车,从上面下来一个三十几岁的中年男子,身着华服。下了马车之后,就朝她所在的方向看过来。
      这人虽然皮相尚可,却无端给人一种不适之感,尤其是对方的目光十分地肆无忌惮,上下打量着。
      她压下心中的不适,往静如旁边挪了挪,挡住了那道视线。
      好在那人似乎只是一时兴起,也没多停留,转身进了寺里。
      自从小佛堂变得不安全了,沈明润便每日早晚去药师殿给姑母上三炷香,晚上她上香的时候,她跪坐在蒲团上,口中默念经文。
      蒲团共可供三人跪拜,她正要起身,旁边却跪坐了一个人,不由得朝那人看了一眼。这一看,可不就是早上在寺庙门口那个盯着她瞧的人么?
      那人似乎有所察觉,偏过头来,朝她笑了笑。
      这笑多少带了几分轻佻。
      沈明润皱眉,没想到这人如此大胆,佛祖面前也敢造次,也不知道是哪一家的纨绔子弟。不再多留,她当即从蒲团上起身,转身走了出去。
      走出佛堂,天色虽未黑,却也有些暗了。
      西山寺的格局,依山而建,故而建筑一层比一层高。她正准备从药师殿前面的台阶下来,脚下却一滑。方才跪得太久,腿脚有些麻了,所以绊了一下。
      然后却没有跌倒。
      “小心。”
      一只大手托住她的后背,将她的身形稳住。
      这声音很熟悉,沈明润抬眸一看,就看见顾玄嘉一张略显淡漠的脸。
      虽然是淡漠了一点,在这热天却莫名有一种降温的感觉。沈明润愣了愣,站直了身体,道:“你回来了?”
      这话无端显得亲密了些,沈明润脸颊微热。
      “嗯。”顾玄嘉一如既往,眼神却略微

17.第十七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