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我的话报以和婉的微笑。
“如此看来…这出自寂静的诅咒,你已克服了大半吧?”我问。
她摇头。“小童。你不要抓着‘诅咒二字不放,我的故事,只有你忘了这两字,才能真切体会到我想要说的。更何况,”她目光遥远,“如果它当真是如此性状分明的拦路石,我恐怕早就解脱了。”
这时候楼下出现一个人影,我伸长脖子看去,是一个短发女孩。我望她的时候她也刚好抬头看见了我。从这六楼上看不清女孩的表情,倒是能看见她右眼上缠着的白色纱布。
现在,让我们回到陈晓瑜的故事轨迹。
高三伊始,是东澜国际学校三十周年的校庆。听说为了一系列校庆活动,学校投入了上百万。
“有钱办校庆,为什么不能把这楼梯修一修呢?”被绊了一跤以后,林珊无比气恼地说。
那时候她们一齐往阶梯教室走,去参加校庆晚会第一次排演。
陈晓瑜这次的节目只有独唱,林珊对此深感惊奇。
“你不去主持晚会吗?”她问。
“不,方斐然去主持了。”晓瑜答。原本音乐老师让她们两个试练一下,陈晓瑜说学习压力太大,自愿退出了。
“哦,她啊。”林珊对方斐然毫不感冒。她跟刘挽青都是舞美队的,而方斐然又是舞美队的领头,据说常常找茬训人,态度比老师还神气,同学们私下里没少说她坏话。
对于毕业班的学生,学校原本是尽量避免让他们排节目。可偏偏晓瑜她们班文艺人才济济,一小半的人都被选了进去,最近大家天天泡在学校排练到晚上七八点,晚课时半个教室都是空的。倪老师有些着急,只好和各科老师商量周末给他们开小灶。
此时陈晓瑜的手心冒着汗。她看看手表,离晚会排演还有一段时间。阶梯教室有隔音墙,极为安静,若是没有人声……她想着,这时广播里传来方斐然的声音。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的点播时间到了,我首先特别为大家送上一首歌曲《祝你生日快乐》。j,生日快乐。”
林珊和陈晓瑜大眼瞪小眼。“不是吧…她真胆大。”林珊道。“班主任不叫她去喝茶才怪呢。”
这个j,不用想就是江陆。今天江陆过生日,倪老师特许半结自修课让同学们庆祝。江陆人缘极好,许多外班的也挤进来,好好热闹了一回。
这边江陆坐在教室里,周围的起哄声吵得他心烦。他走到前排拍了拍大师的后背,大师心领神会,随他到走廊上。
“大师,你也是广播室的。我要你帮我一个忙。”他说,向大师耳语几句。大师点头,对他竖了个大拇指。
五分钟后,学校广播里响起大师的悦耳男中音。
“大家好,我是主播小梁。如主播小方所说啊,今天是我们的邦交国几内亚的生日。几内亚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之一,自1959年建交以来,两国已经成功展开多方面的合作。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祝福。加油,我们的非洲兄弟,生日快乐!”
林珊跟陈晓瑜刚到阶梯教室,听见这段祝福,林珊先是一愣,后来就笑出声来。陈晓瑜也忍俊不禁,大师老实巴交的哪会想出这种主意,肯定是江陆背后捣鬼。
“陈晓瑜,进来呀。”林珊推开门,陈晓瑜犹豫一下。“我忘了去洗手间。”她说,退了出去。
林珊莫名其妙。“我怎么记得你刚去过?”
同窗数年,好友两年,林珊还是看不懂陈晓瑜,好在她已对这些行为见怪不怪了。
这边,陈晓瑜正蹲坐在操场边的小花园里戳含羞草消磨时间呢,一个黑影倏地打在她面前。她仰头,看见了背着琴盒的江陆。
“走吧。要开始了。”江陆笑着看了看手表,看起来心情不错。
对于江陆,陈晓瑜有一种天然的信任。她不需要对自己做的‘傻事做任何解释。
若换了别人,一定会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蜷在这里发呆,而不是舒服地坐在教室?”或是“你为什么非要坐在门口的位置?”
这是她的模式,能让她感到安全,而江陆似乎可以理解到这一点。
他们一同来到排演教室,人到得差不多了,独独剩下女主持方斐然。
林珊在一旁幸灾乐祸:“她是不是没脸过来了?”
刘挽青困惑道:“为什么?”
“中午的广播你没听见啊?”
“我听见了,不就是几内亚国庆么,怎么大家都在说这事?”
林珊翻了翻眼睛。“算了算了,单纯的孩子,就不污化你了。诶,陈晓瑜呢?”
她环顾一周,发现陈晓瑜一个人坐在角落里。
这时候,江陆拿出小提琴。
“我需要先练一下。”他对同学们解释说。美妙的音乐随后飘扬在这几秒钟前才令晓瑜恐慌的地方。
对于陈晓瑜感激的眼神,江陆报以了然的微笑。他冲她轻轻点了点下巴,视线又回归至琴谱之上。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十四章 偶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