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说话的时候,总是很频繁地将眼镜取下来,伸手揉眼睛,揉完以后又掏出一张眼镜布,将眼镜细细地擦干净,再重新戴上。
这个动作实在过于频繁,她先前以为老板娘是有眼疾,可是有眼疾是没理由连眼镜也要重新擦一遍的。
所以她觉得这是一个习惯了的小动作,就像有人咬笔,本人没注意,咬着咬着一嘴儿墨水,有的啃指甲,末了才发现指头痛一样。
只是这个小动作还是复杂了些,这算是两段小动作了,却每次都会一起发生。
有时候老板娘的好友会来,她们聊到激动的时候,老板娘也会伸手摘眼镜,摘到一半又不想影响自己说话,就作势扶一扶,再继续聊。
这之后她往往就会有些坐立难安,会将下巴抬起来,秦朗清认为她是想用眼镜下半部分来看人。
那,难道眼镜真的这么容易脏?
秦朗清不戴眼镜,其他戴眼镜的人比如许冀繁都没有这样的行为,她搞不清楚。
之后的一天,秦朗清收到了越海证即将过期的通知。
说到越海证,按照以前的规定,凡是越过海洋去另一块陆地都需要向原地——也就是出生地——申请发放越海证,每回越海都要目的地签署“到达”。
除了官方自己的考究之外,秦朗清认为这一举动只有一个用处,就是通过越海证,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去到了哪些地方。
至于官方的考究,到现在也没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不过这都是几十年前的做法了,那个时候越一趟海道很不容易。
随着飞机的普及,轮船的加速,这些事情变得非常容易,时常有出差需求的人更是不多会儿就能将越海证那五张纸签得满满的,要知道每页有十行,每张都是双面呢,足足一百次呀。
而越海证确实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手的,最麻烦的是初次审核,差不多要大半年。很多人都会去提前申请,以免哪一天要用。
后来也不说只是成年人有这需求,成年人带着自己孩子过海道回乡探亲的也不少,干脆这初次审核就放到了出生登记的时候,只要一个人生下来,双亲拥有越海证,这孩子自然就拥有,在登记户口确定名字的时候会给一张没有照片的初证,签字也改为过海的时候出发和目的地看一眼。
按规定越海证是每五年重审一次,不能代办,因为要拍照片,相貌变化大的也要去拍照片。
初证没有这个重审的限制,因为儿童变化太大,不能这样要求,未成年时每次用的时候都要去换一张照片,等到成年以后再恢复五年一审。
再后来因为身份辨识技术的提高,规定变更,已经不用审了,只需要相貌变化时换照片,不被允许出海的会被记录在案,每次出发地将新的越海证一比对就能知道这个人能不能出去。
这样只换照片是很快的,比如秦朗慎来看她的那回,是他第一次出泛义那一片陆地,十多分钟就加好了照片。
但是不凑巧,秦朗清手里这张,是旧的越海证,她这次去换成新的也就不用再这么麻烦了。
&
烦恼(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