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早上七点多。
秋季的新疆现在外面还是一片漆黑。
阐宓裹紧身上的大衣,去取行李。
在机场查了路线,阐宓直接拖着行李爬上一辆长途车。
阐宓上车的时候,车上位置剩的不多,但车厢里却是很安静。一眼望过去,有抱着随身包靠着后座闭眼休息的,也有精力旺盛的对着窗外景色时不时发出几声轻呼的,手里举着手机不停在拍,看样子应该都是去和田旅游的游客。
坐在她旁边的是一个二十几岁,绑着马尾的姑娘,坐下来的时候还冲她友好的笑了笑。
阐宓把行李放到上面,坐下来,也冲她点了点头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大巴开了大概得有三四个小时,车上一开始还对这黄沙地新鲜的几个大学生,现在也都是像霜打的茄子似的,靠着窗靠着椅背昏昏欲睡。
车停了,阐宓往窗外望出去,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大亮了,外面金黄的沙地看起来有些晃眼。
终点是和田于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上的一个县城。
阐宓在一家酒店住了下来,又在当地租了一辆车和买了点必备的东西,准备第二天就出发去喀拉墩古城。
回酒店的时候在酒店大堂很巧遇上了之前坐一辆大巴来的游客,是三个年轻人,两女一男,其中一个女的就是来的那辆车上坐在她边上的姑娘。
看上去像是学生样子,在大堂遇见的时候,那个圆脸姑娘还和她笑着打了个招呼。
在酒店休整了一晚。
第二天,阐宓一大早就自己开车从酒店出发,开了将近一个多小时才到古城,这里还是旅游景区,路还算是好走。
阐宓一下车,就被沙漠的风沙迷了眼,从车里拿了副墨镜才好一点,用围巾把头包了个严实。
戴上眼镜,阐宓才真正去看眼前这一座在风沙中活了千年的古城。
喀拉墩,维吾尔语的意思为“黑色的沙丘“。它就像一个战士一样驻守在这黄沙之中。
公元一世纪,佛来到中国的第一步所踏足的地方是喀拉墩。
阐宓跟在游客中间,顺便蹭了导游的解说。
一直逛了大半的古城,阐宓都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消息,最后停在了佛寺遗址,佛陀最直接的联系应该就是佛寺了吧。
佛寺遗址并不大,把佛寺都走遍了,最后阐宓只在正殿墙上的壁画上发现了一点线索,墙上面的壁画在经历过千年的风沙侵蚀后破损严重,只能依稀辨认出是一副万人朝圣图。
阐宓拿下眼镜,从上往下一点一点看过去,却始终一无所获,最后只能用相机照了下来,准备回去再慢慢研究。
旁边还零散有着几个游客,倒是很巧,在这里阐宓又遇上了那个之前在车上和在酒店见过的圆脸姑娘。
&nbs
第二十六章 喀拉墩古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