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心。
王宝钏为爱苦守寒窑十八年,而薛平贵呢,他则是打着回家乡探亲的借口终于回到了中原,想借机寻找王宝钏,但是薛平贵到了中原后做了什么呢?他只是听闻王宝钏改嫁了就深信不疑了,然后不再寻找王宝钏,而是乖乖到西凉过起了富足的生活。
一个深爱着妻子的男人怎会轻信谣言,相信深爱自己的妻子改嫁了他人,仅凭他人的三言两语,就放弃寻找发妻,这样的行为与其说薛平贵心如死灰还不如说是薛平贵找到了借口,一个可以让他心安理得地享受接下来幸福生活的借口!
最可笑的是,当代战吃醋问薛平贵,是不是也要让她等他十八年的时候,薛平贵连忙挥手否认,表情十分紧张地对代战连连保证道:
“不不不,你等我一个半月就好了。”
这话让苏酥看得想骂人。
竟然可以双标到这个地步,竟然对两人可以如此区别对待。
合着你对代战一往情深深几许,对起薛平贵来,就是“相敬如宾”:就像陌生人一样,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对这个陌生人,他有不少的亏欠,而且这个陌生人对他有着不小的用处——可以来向世人展现他的大度与深情。
当然,如果说薛平贵是王宝钏一生不幸的直接原因,那么根本原因便在于在当时父权制社会下,女性依附男性而活。
在那样一个社会中,无论在zz、经济、法律、宗教、教育、jun事领域还是家庭领域,所有权威的位置都保留给男性——父权制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使男性在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女性处于劣势与服从的地位,让她们没有任何自由和选择。
这样的社会,才是王宝钏不幸的一生真正的渊源。
也是无数个“王宝钏”们悲惨生活的渊源。
如果无法改变这个社会,那么还会有无数的“王宝钏”们遭遇类似的悲惨命运。
换句话说,王宝钏悲惨的一生,从明面上看和她的恋爱脑以及遇人不淑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真正的本质问题则在于,在那样的一个父权社会,女性们除了依附男性,再也没有其他的活路——他们在zz,文化,法律,宗教上没有任何的发言权,只能依附男性。
换句话说,古代哪有那么多恋爱脑,不过是父权社会下必须依附男性活着的牺牲品罢了。
如果这样的社会制度和风气不发生改变,还会有越来越多的“王宝钏”们。
但是苏酥也发现了,虽说王宝钏的悲惨生活和薛平贵息息相关,但是薛平贵前期的悲惨也和王宝钏的家人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站在薛平贵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是自己的家人们对薛平贵使绊子,那么薛平贵在打败西凉军队后就可以功成名就回家,而不是差点被害死,也不会有后面发生的事情……
总之,平心而论,王宝钏的家人们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即使动机可以强行解释,但是错了就是错了。
苏酥是个理性且恩怨分明的神,这些细节她也不会忽略掉……
第一百三十三章 反天了,让大佬挖十八年野菜?(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