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一章 该‘死’还是该‘复生’?(求收藏)[1/2页]

大秦嫡公子 冥狄z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华府。
      日出时分。
      华阜起了个大早,准备去参加廷议。
      议政决事。
      这是秦国传统,也是秦国之法度。
      这种议事方式,自夏商周三代时就已流行,就算是战乱不休的战国时期,大事交群臣公议,这种决议方式也一直延续着,这个习惯,即便大秦一统天下之后,也一直保留着。
      议政决事立求快速高效。
      秦国历史上廷议举行了很多次。
      秦穆公合大夫而谋政、秦孝公廷议变法、秦惠王议政巴蜀、秦昭王议杀白起、秦王政议逐客、议破四国合纵、议禅继、议帝号等等,诸多大事都由廷议决出。
      战时决事需快捷,因而一般的军国大事,大多还是由君主与相关重臣立决立断,但关系到大秦根本的长策大略,大秦一直都以群臣公议来作政策决断。
      议政这种制度,大体有以下流程。
      由丞相府或者廷尉府的官员发起动议,再有君主发其上书于各官署下令议之,各署得将议决对策正式呈报君主,君主再召集重臣或全体大臣做最终议决。
      若群臣所议一致,君主也无二议。
      则君主可直接决断。
      若群臣对策不一,则君主必得行朝会决断,而不能独断。
      这是议事制度之根本!
      今天议政议的是夜郎地区置郡县问题,以及该地区设置官吏官署的情况,这次议政其实已有了决断,这次只是做正式宣告而已。
      华阜之所以参加这次廷议。
      只是单纯去露个面。
      作为御史,他有参政议政之权。
      家中的隶臣妾正在给华阜戴‘法冠,即‘獬豸冠。
      獬豸冠高五寸,‘展筩(tong)以黑色薄纱‘纚(li)制成,里面裹着一根类似铁丝的‘铁柱卷,以保持冠的挺立不变形。
      这种法冠是秦灭楚后,秦始皇下令让御史们戴的。
      就在华阜穿好衣裳,戴好法冠,准备出门坐车辇,去上朝时,隶臣琐急促的跑了过来。
      急声道:
      “家长,昨晚臣看到陛下了。”
      华阜一愣,随即怒道:“我是让你去看着十公子的,不是让你来给我说,你看见陛下了。”
      隶臣琐急忙道:
      “家长,不是那个意思,是昨晚陛下去了公子那。”
      “而且陛下走时还拿了东西。”
      “就在今天早上,我去跟其他隶臣交接时,突然发现公子身边暗处多了几个人跟着,他们似乎也是在护卫公子。”
      “前天那名工师也很快被判刑了。”
      “据华聿公子讲,当时狱衙内,赵高一直要求监察速判速决,他还不时提起陛下,说陛下要求从重处罚,公子最近遭遇的事,陛下可能真的知道了,所以才特地下了令。”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公子身边那几人,应是陛下吩咐的。”
      “家长,公子他”
      华阜当即做了噤声的动作。
      但眼中难掩兴奋。
      他谨慎道:“你们的身影,那几个护卫没发现吧?”
      琐摇头。
      华阜正色道:
      “你现在就去把其他人叫回来,既然陛下派了人,你们就没有跟着的必要了,不然让陛下知道了,恐还会生出一些麻烦。”
      “这事,你记得告诉他们,叫他们管好自己的嘴。”
      “诺。”琐连忙道。
      等琐走远。
      华阜在屋里激动的来回踱步。
      良久。
      才镇定下来。
      他脸色一正,朝屋外喊道:
      “来人,把陛下授予的银印青绶给我拿来,我要佩戴上朝!”
      说完。
      华阜就施施然出了门。
      章台宫。
      日出时分嬴政就已开始批阅奏疏。
      此刻殿内

第六十一章 该‘死’还是该‘复生’?(求收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