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安不知如何劝说,或许这就是大门派弟子享受着大便利之余的苦恼吧,冷暖自知而已。
随安沉默了一会,笑道:“也好!或许经历多了,历练了心神,说不准哪一天就顿悟证道了呢!”
卫护呵呵一笑,道:“呵呵呵呵……,你以为我修的是佛法吗?不过,借你吉言了!走,我先带你引见一下长孙大人。”话未说完,卫护已是抬手示意带着随安向上走去。
随安自然无可无不可,信步跟随而上。既然见长孙晟的心思淡了,自然态度也就淡淡然,只是剩下了些许对于历史传奇人物的好奇之心。
随安与卫护交谈之时,眼神就瞥见了那长孙晟跟念佛和尚低声交谈数句,念佛和尚突然转身迅疾远去。
如今长孙晟就自行站在山坡上,望着随安二人。
现下瞧见随安二人过来,长孙晟顿时满面含笑,向前几步迎了过来,看着随安,两眼中闪亮着欣赏热情之色,拱手笑道:“这位想来就是随安随真人!某长孙晟见过随真人!”
随安微微一笑,之前瞥见念佛和尚突然远去并不在意,毕竟念佛和尚与长孙晟早有故交,如今过来自然也是为了援手长孙晟。
此时随安脸上微微笑,两眼灼灼看着长孙晟数眼。看清了长孙晟长的是什么样的面孔什么样的气质,顿时满足了长孙晟到底是长成何等模样的好奇心,之后好奇心已是变为平淡。好奇心虽然有些波动起伏,随安的言行却一直甚是清淡。
随安郑重又简单地拱手还礼,淡淡说道:“不敢,不敢。见过长孙将军。”
孤身在外邦联合纵横多年,搅得草原风云涌动的长孙晟,眼神何等锐利,顿时看出随安一闪而过的清淡表面底下的浓浓关注,心中顿时甚是奇怪。
心里虽是作如是疑惑,长孙晟的脸上却是一副热情的模样,不曾因随安表面淡然的态度而有所减弱热情,交谈之间,更是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二人本就无仇无怨,有的倒能说得上是援手救命之恩。
交谈数句,随安脸色已是缓和热情了不少,看着眼前这个年近五十、却仍是帅气英武,待人真诚热情的外交传奇人物,寻思道:“怪不得当年几任使者中,就他被沙钵略可汗看重留了下来!”
此时长孙晟开口说道:“虽然某非常想跟诸位多多畅谈,然而这里身处敌境,尚未脱离危险,我等还是尽快赶回大隋边境为好!”
长孙晟回头看了身旁的护卫一眼,走到突利可汗,抬手让二人的护卫闪开,俯身对突利可汗说道:“可汗,如今坐骑受惊跑走,你我也只能徒步而走了。来,我扶你。你我一同携手前行。”又转头瞪了两个想要帮忙的护卫,续道:“你们两个,不要想着过来扶持。自己身上受了伤,自己照顾好就行了。你家可汗也不会去怪你。”最后一句话却是对那突利可汗的护卫说的。
两个护卫虽然被严词劝阻,神情仍是有些不自在,尤其是突利可汗的那个护卫更是有些惊慌,两眼不时紧张地瞥着可汗。
蓦地,数声马群踏地的声音由远及近,打破了护卫二人的尴尬,却也吓得二人面色为之苍白无色,眼神中一阵惊慌。
马蹄声尚未如此明显,马群尚未现身于眼前的时候,随安已是感觉到了一股气息迅疾靠近,只是这气息却是甚是熟悉。眼珠转动间,随安已是知道了来者何人了,立时明白了之前念佛和尚突然离去所为何事。
“莫慌!镇定!”长孙晟低声说道,神色却甚是欢喜,微微抬头向外远眺,喃喃自语道:“这么快!神速啊!”
马蹄声迅疾靠近,如同碎小惊雷哗啦啦地敲打在众人的心头。那突利可汗与其护卫面现惊容,骇然看向长孙晟,脸色甚是紧张与疑惑。
蓦地,长孙晟神色一紧,似是受了惊,陡然起身站起,“铮”的一下,抽出横刀,惊声呼叫道:“小心!这不是几匹马,这是上百匹马!戒备——”
即便是身上有伤的突利可汗,也是在其护卫扶持下,抽出马刀,神色凝重地望着远方,随时准备奋力搏击。
“这是念佛和尚回来了!”随安心中如此想,张口欲言,眼神瞥了卫护一眼,见其只是神色凝重地站着,并无言语。随安嘴唇动了动,终究还是没有开口说出想法。
也不需要众人多加等待,不过少顷的时间,马蹄声已是如雷贯耳,轰轰直响。
前
187 护送可汗途中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