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章 巧遇孟公威[1/2页]

功盖三分国 阳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黄巾起义算起,再到星落五丈原,甚至到三分归晋,这前后长达百余年的时间,若真是这幕后黑手在推动着这一切,就足见这幕后黑手的能量之大了。
      甚至,重生加穿越之后的诸葛亮,这时连师门都有点怀疑。
      师门想要的是运气,这一点没错。
      但难保师门中,没有人是那幕后黑手,或者是那幕后黑手的棋子。
      按照蜀汉丞相的人生轨迹来看,这种可能不是没有的。
      他诸葛亮收的弟子,为何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有着“凤雏”之称的庞统,原本好好的,却为何会“死在”落凤坡?
      难道,仅仅只是为了,让刘玄德有进兵蜀中的借口?
      还有,他诸葛亮的师傅司马徽,与三分归晋的司马氏,倒底有何关系?
      如此种种,当诸葛亮开始以怀疑的眼观看待这一切的时候,就都显得疑点重重。
      此番,他诸葛亮前往徐州,了却与吕布的因果是主要。
      但在这之余,诸葛亮说不得,也要为即将到来的官渡之战布局一二,看能否让隐藏在这些大事件背后的黑手,露出点点蛛丝马迹来。
      ……
      牛车吱呦,诸葛亮斜依其上,却是想了许多。
      “站住,干什么的?”
      诸葛亮正想着,牛车之外却响起了军卒的声音。
      诸葛亮掀起车帘,踏出牛车,首先看到便是一座雄浑的古城。
      城门上方,两个古篆:汝南。
      这便是豫州汝南郡的首府汝南城了。
      原本,此城名为平兴。
      只因袁术虎卧江淮之时,多驻驾此城和寿春,便将此城更名为汝南城。
      这时,袁术早已败逃至寿春苟延残喘,豫州大部已是曹操的地盘。
      城门口,有些许行人进出,拦住诸葛亮牛车的,便是值守城门的曹军。
      话说,曹军的军纪,目前来说还是不错的。他们搜查行人,就连各色车驾也会拦下来查看,却没有趁机搜刮百姓;对豪华点的车驾,他们也算是一视同仁的搜查。
      “我乃鹿门学子,南阳诸葛亮。”
      “此行乃是前往徐州,拜会曹公。眼下路过汝南城,进城歇息一夜。”
      诸葛亮略微拱手,对牛车前的两名曹军回道。
      前往徐州,这并不是什么秘密,也没有什么可讳言的。
      其实,诸葛亮走下牛车时,车前的两名曹兵便立马显得恭敬起来。
      一袭月白色的长衫,沾染着些许尘埃,这却是一路上沾染上的。
      五官英俊,显是少年,头上却带着一顶士子冠;再加上手中那柄洁白的羽扇,仅从卖相上看,要说诸葛亮不是读书人,他们是万万不信的。
      对于读书人,无论哪个时代,都是受人尊敬的。
      况且,诸葛亮的这身装扮,那也须得小康之家以上,才能装扮得起的。
      两名曹兵,弓着腰,掀开车帘“搜查”了一眼,便恭送着诸葛亮入城。
      没听见刚才诸葛亮所说,是要前往徐州拜会曹公的么?
      读书人前往徐州拜会曹公,如果被曹公给看上,今后说不定就是他们曹营的官员。
      如此,也就由不得这些小小的曹兵陪着小心呢!
      ……
      汝南城,街角的一处酒肆。
      牛车自有牛叔引往酒肆的后院安顿,诸葛亮却是踏上酒肆的二楼,准备进食晚餐。
      一路风尘仆仆,从隆中赶到汝南时,已是天色将晚。
      “哈哈,居然是孔明?”
      诸葛亮才踏上酒肆二楼,便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欢笑着。
      抬眼看去,却是原主诸葛亮的老熟人。
      “原来是孟师兄!”
      “愚弟好久没见孟师兄,不知师兄一向可好?”
      诸葛亮拱手见礼,笑问着。
      这位老熟人,便是孟建,字公威,也就是后世演义中的那位“汝南孟公威”。
      后世演义中,鹿门有四友:孟建孟公威,石韬石广元,崔钧崔州平,孔明诸葛亮。
      其实,诸葛亮、孟公威、石广元和崔州平,本就是同门师兄弟。他们表面的身份,都是鹿门书院的学子;实际上却是荆山深处、隐秘修士门派、鹿门的弟子。
      其中,孟公威年岁最长,被其它三人称为“师兄”。
      孟公威与石广元、崔州平三人,俱为内门弟子,都是修道小成的修士。
      至于他诸葛亮,虽是长老司马徽的弟子,也属于内门,但其身份地位却有点尴尬,很是有点像是《封神榜》中的姜子牙。
      这却是诸葛亮现在自己分析出来的。
      ……
  &nb

第5章 巧遇孟公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