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章 初见刘玄德[1/2页]

功盖三分国 阳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世界上永远不缺少一种人,那就是上天的宠儿。
      他们不论出身清寒还是显贵,天生便有着大气运。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他们天生拥有王八之气。别人需要十倍努力才能达成的事情,在他们而言,只是想或者不想去做的问题;别人梦寐以求的马仔小弟,在他们面前那是纳头便拜。
      刘备刘玄德,无疑是这种上天宠儿的代表!
      少年时的刘备,家里说是一贫如洗都是夸奖,却在族中叔父的资助下,跑到当时隐居于涿郡的大儒卢植门下读过一段时间的书,并在此结识了辽东土豪公孙瓒。
      在大儒卢植门下读过书,这便是进入仕途的资历。
      结识辽东土豪公孙瓒,这便可以引为他日之臂助。
      及至刘备年长,黄巾起义爆发,朝廷诏令各州郡组织乡勇绞杀黄巾。当时,各地的豪强纷纷组织乡勇,准备在绞杀黄巾的功勋中分一杯羹。
      刘备当时也想组织乡勇,靠绞杀黄巾起家。
      奈何,他家中都没有隔夜之粮,就更不要说散尽家财招募乡勇了。
      恰于此时,卖枣子的关羽,和卖猪肉的张飞,在街头因为口角而撕逼着。刘备恰逢其会,劝解一番,关、张二人握手言和;又酒肉一顿,二人更是纳头便拜,拜刘备做了大哥。
      真可谓是,刘备稍微散发王八之气,关羽、张飞纳头就拜。
      刘备的这种好运气,就连曹操都曾羡慕嫉妒恨过。
      有了两只金牌打手,小弟张飞又散尽家财,招募了五百乡勇,这才有了刘备起家的本钱。
      从此,刘备就走上了身为主公的这条不归路。
      绞杀黄巾的过程中,因为宗亲的身份,当时担任幽州牧的刘焉,对刘备亲眼有加,不仅送给他大把的粮草,还为他补充了许多兵马。
      卢植出任剿匪总司令时,因刘备曾在卢植门下求过学的缘故,他这位小小的乡勇头领,居然也能在卢植的帅帐中登堂入室。
      黄巾平复之后,本应赏赐有功。
      只因朝中奸宦当权,刘备居然连高唐令都不可得。
      无奈,刘备只好率部投靠了土豪好友公孙瓒。
      再后来,刘备更是得了赵云,还被陶谦三让徐州,其好运连曹操都是羡慕嫉妒恨的!
      只可惜,刘备的运气虽然强大,却几次三番的被三弟张飞给坏了好事。
      若不是三弟张飞喝酒误事,徐州也未必会被吕布趁机篡夺了去;若有徐州在手,他刘备也未必不能与曹操一较长短,又何必像今日这般,要前往许昌作曹囚?
      ……
      沛城的城墙上,刘备看着城中那熟悉的景和物,心情很是沉重。
      昨天,曹操已经着人传来命令,要他刘备带着三兄弟前去许昌待命;至于曹操原本许诺的“徐州刺史”一职,还有让他驻守沛城的承诺,自然是昨日黄花了。
      许昌,对刘备来说就是牢笼,他是真不想去的。
      但是,形势比人差,他刘备此刻还要靠着曹操混饭吃呢。
      少顷,孙乾寻到城墙上来,禀道:“主公,行囊都已打点妥当,车马也准备好了,两位夫人都在府中,主公是否要与两位夫人见上一面?”
      孙乾所说的,就是刘备对家眷的安排。
      今明两天,一旦曹操大军班师,他刘备就得随着曹操前往许昌。万一将来许昌有变,他刘备带着三兄弟天下任何地方都可去得,若有家眷随身,却是多有不便。
      于是,刘备便将家眷托付给了糜氏兄弟。
      反正,夫人糜氏回娘家小住一段时日,谁还能说个不是么?
      “人多眼杂,我就不便为两位夫人送行了,公佑代我将她们送到糜家就是。若有人问起,你就说夫人糜氏想念兄弟,回家小住几天。”
      “糜氏昆仲都已安排妥当,公佑也正好留下,帮衬一二。”
      将家眷留在徐州,他刘备前往许昌就不会被羁绊住。
      而且,他刘备这么多年,积攒的那么多钱粮,还有夫人糜氏那价值近十万万钱的嫁妆,总不可能也带到许昌去便宜了曹操吧?
      须知,有了这些钱粮,他日只要逃脱牢笼,他刘备便能东山再起。
      糜家是天下四大豪商之一,又是徐州本地显赫世家大户。
      去岁,吕布篡夺徐州之后,刘备被撵得流窜到了徐州的海东郡。
      糜家就在海东郡,或是出于投机,也或是出于雪中送碳,不仅资助了刘备大量的钱财,还一次性资助了刘备两千青壮奴仆,这才让刘备有了与吕布再次叫阵的本钱。
      而且,为了显示投靠的诚意,糜家兄弟还将嫡亲妹子糜氏,嫁给了丧妻多年的刘备。
      眼下,事不可为,刘备也只得打着夫人回家省亲的由头,将那些钱粮一并送到糜家存放。
      ……
      你在城门楼上看风景,

第9章 初见刘玄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