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4章 游说李严(下)[2/2页]

功盖三分国 阳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既然选择了刘备,想来刘备也有过人之处的吧?”
      这就是李严的想法。
      当然,荆州的前景晦暗,这却是李严目前看不见的。
      他只是觉得,诸葛孔明乃是高人,高人行事必然与众不同的!
      ……
      “许多人都觉得,我诸葛孔明辅佐刘皇叔,乃是明珠暗投。”诸葛亮继续道。
      李严还是点头。这确实是荆襄士人界的普遍看法。
      诸葛亮却嘲笑道:“鼠目寸光,夏虫怎可语冰?”
      “殊不知,刘荆州如今垂垂老矣,长公子却不是人主的料,蔡氏也不可能让他继任荆襄;而少公子却还在冲龄。一旦刘荆州身故,谁为荆襄之主?”
      “况且,北方决战在即,一旦大战落下帷幕,北方必然诞生出实力最强的霸主。”
      “届时,北方强敌虎视眈眈,荆襄必然内忧外患,非人力可以回天的。”
      “正方兄试想,荆襄的前景何在?”
      “刘荆州虽是我内姨父,但我诸葛孔明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掺和进荆襄这个泥潭?”
      诸葛亮只区区几句话,李严却倏然而惊。
      荆襄的前景,确实是他李严没有想到。
      如今的他,念念不忘的就是在典吏的位置上,做出一番成绩来,然后好转正。
      但是,如今诸葛孔明这么一说,李严却是满心的苦涩。
      即便他李严转正又如何?
      荆襄前景晦暗,他李严即便做了县令,做了郡守,又能做多久?
      荆襄,迟早为他人所并的!
      李严并不怀疑诸葛孔明的这番分析。
      他李严又不是傻子,此前只是没有想过荆襄的前景罢了。如今,只要稍微用点心,被人点醒之后,李严就知道,荆襄前景晦暗,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
      苦涩过后,福灵心至,李严目光炯炯的看着诸葛亮。
      从来没有往来的诸葛孔明,今日突然前来拜访,难道仅仅就只是给他李严描述一番荆州的前景?
      果然,只听诸葛孔明接着说道:“如今汉室仅存的三位诸侯中,却以刘皇叔不忘根本。刘皇叔立志中兴汉室,却唯独缺少根基。”
      “目前,刘皇叔已经夺取了半壁汉中,根基不差,唯独缺少贤才。”
      “荆襄多的是人才,刘荆州却没能重用,以至于像正方兄这等贤才,却还蹉跎于典吏。”
      “在下今日前来,就是为我家主公做说客。”
      “正方兄大才,在荆襄只能蹉跎。而在我家主公麾下,却正好能一展正方兄所长。”
      “如何抉择,还请正方兄仔细思量。”
      说罢,诸葛亮忍着苦涩的味蕾,灌了一口茶水。
      另一边,李严确实目光炯炯。
      怎么抉择?
      对李严来说却并不是问题。
      荆襄前景晦暗,他李严继续待在荆襄,出路何在?
      既然,刘皇叔同样是宗室诸侯,如今又是这个卡亲自做说客,他李严投奔刘皇叔又如何?
      当然,李严心中也有点小算盘,诸葛孔明这等高人,都出山辅助刘皇叔,他李严跟在后面,总能有口汤喝的吧?

第124章 游说李严(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