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李林心里默默叹口气。
当下的环境根本不适应中医,中医剩下的除了理论没有其他的了。
在没有实践之后,理论传下来也没有用。
并不是所有中医向他们一家那样,有着各种药材,甚至史前重水也有。
没有药材,加上各种骗子打着中医旗号横行,新一代人不信任传统的东西,中医死掉也是常见的。
随即,李林在房屋中转一圈,看看有没有留下来什么手札或者医书。
“咦锦旗”
在药柜后面的角落中,李林看到一块暗红色的东西。
用棍子拨出来现是锦旗。
锦旗周围黄色的惠子已经掉的差不多了,上面金色的字迹还隐隐约约留下那么几个。
“神医妙手,于世兰先生”
金字虽然缺笔少划,李林通过残留的痕迹勉强认了出来。
嗯
这叫于世兰的厉害了
好的传承,就这么丢了。
回到之前的屋子,李林找了张床躺了下来。
华夏传承之多,好多是因为落后被取代了,另外一部分因为时代变动完了。
有些东西时代取代不了,上天也不会让你长久。
古代能写诗的都是文化人,现在能背出上千诗词歌赋的就是文化人。
大学讲堂中,不管你对道德经周易理解有多么的错误,只要你能背出别人没有听过的古文章,你就是文化人。
中医也到了这种不管你是不是传承下来的中医,只要你能背出几个方子就是中医。
方子中主药辅药的药性如何都不用管。
次日清晨,李林起来将被子给人家放好,背起行囊往外走。
现在的他越来越像个平凡人了,充其量也就是半个江湖术士。
走之前,又到井口边上灌上一壶水喝完,又灌了满满一壶背上,随即沿着泥土小路顺着沟壑往前走。
两个小时后,李林看到一栋栋小楼房。
“这应该是一处安置点”
看准目标,李林朝安置点奔去。
只要有人就好办。
有人就有吃的,歇脚的同时还能打听一点事。
二十来分钟后,李林到了安置点。
扫视一眼,现安置点居住的老人不少,年轻人几乎没有见到一个。
“老人家,有吃的么”
找来找去,李林只好找到一户老人家。
敲了一下门。
门打开,驼背的老人探出满头银,用干枯的眼神盯着李林看了许久。
见此,李林心中暗呼可怜。
合计着,将手里那十块钱都掏出来给人家吧
这老人几乎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有,你等一会儿”
老人颤颤巍巍道,随后反身进了屋子。
都已经老成这样了,还要自己做饭。
好在这老人身体无大碍,死了也是老死。
片刻后,老人拿了一篮子走出来,打开篮子从里面捡出两个饼递给了李林。
李林拿过钱后,从口袋掏出仅有的十来块钱递给了老人。
“我不要,你拿着用吧”
老人家推开李林手里的钱道。
“老人家,我有钱,你拿着,权当我买的”
“我这也是给于先生做的,他吃的不多,拿出两个给你
也是顺带的。钱这东西,我不能要”
老人推辞道。
“怎么说饼也是于先生,是于世兰先生”
李林忽地问道。
在南方许多地区将医生称呼为先生。
这个安置点周边没有学校,那就不可能有老师存在。先生一词只有医生能受得了。
姓于,李林脑袋忽地闪现一个念头,于是问道。
“是啊你怎么知道”
“能否带我去见见他么”
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无人的山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