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2章 所有罪责由臣一人背负![2/2页]

朕的大秦不可能亡 姒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道大世书》写的不错,只是不适合大秦帝国,秦以法强,法统不会改变,儒家应该学会知足。”
      深深的看了一眼文通君,嬴政语气变得凌厉:“你效仿文信侯,想必也清楚文信侯的结局?”
      “今日朕不想深究,你继续执掌博士学宫,安心修史吧!”
      “臣奉诏,臣谢过陛下!”
      这一刻,文通君朝着嬴政肃然一躬,他心里清楚,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了,儒家暂时脱离了危机。
      只是一想到修史,文通君眼中便满是苦涩,每一个人都一样,都希望在朝堂之上大显身手,结果……
      原本他在朝堂之上大显身手,位高权重,就算是大秦帝国的三公九卿也不会对他无礼。
      一卷《王道大世书》彻底将这一切埋葬了,儒家再一次恢复了到了孔夫子奔走诸国的时代。
      一切又得从零开始!
      ……
      “就从夏开始,朕希望夏史书,必须要客观,而不是刻意扭曲抹黑!”
      嬴政朝着文通君微微一笑,道:“修史,这是名传千古,后人称赞的大事,若不是儒生才识渊博,朕也不会让尔等去。”
      ……
      “臣谢陛下!”
      修史虽然能够名传千古,但这不是儒家的追求,更不是文通君的诉求。
      儒家不同于其他诸子百家。
      特别是政治态度之上,与法家依附皇权、道家疏离皇权的政治态度截然不同,儒家追求与皇权的一种合作态度。
      他们要平等!
      他们也要尊重!
      儒家往往既会执着地向君主权力集团靠拢,希望取得君王的信任,以进入到权力体系中去,参与国家治理的政治活动。
      与此同时,儒家亦会坚持自己的政治原则和价值理想,并不会因此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一味地取悦于君主,像法家那样完全成为皇权的依附者。
      只不过,这样的诉求,在嬴政看来,这根本就像是又想当婊|子又想立贞节牌坊,简直异想天开。
      而且儒家追求的政治目标是天下有道,仁政,所以,他们的政治思想往往是理想主义的,他们自己设计了一整套理想化的政治价值,并且想用这一套理想化价值规范政治、约束君主。
      法家依附皇权,大秦帝国才会是绝对皇权,而儒家骨子里想要其实是汉以后,盛行于天下的王与士大夫共天下的相对皇权。
      他们想要君主只是一个模范,而治国理政有他们在……
      只是嬴政是一个权力欲望强盛的人,他更不可能亲自从绝对皇权过渡到相对皇权,他的有些想法,需要绝对皇权去推动。
      比如点燃科技树!
      所以,儒家只能被牺牲。
      说到底,嬴政要的也不是法家,他想要的只是秦法,如今经过百年发展,秦法早已经成为了独立的体系。
      所以,对于诸子百家,嬴政的态度很明确,那便是不能用就打压,大秦帝国之中不可能存在不听话的组织。
      布衣傲王侯,嬴政欣赏这样的骨气,但是他可以傲王侯,却不能违背朝廷的政令,在大秦帝国之中,朕之令,大过天。
      ……

第172章 所有罪责由臣一人背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