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包拯此时正了了一桩花案,判了犯妇刘氏凌迟、陈大户斩立决、做假证的狗儿绞监候。
      退了堂,来至书房,即打了折底,叫公孙策誊清。
      公孙策刚然写完,包拯的小书童包兴进来。手中另持一纸,向公孙策说道:
      “老爷刚说,叫您把这个誊清,夹在折子内,明早随着折子一同具奏。”
      公孙策接过来一看,不觉目瞪神痴,半晌才说道:“就照这么写吗?”
      包兴道:“老爷亲自写的,叫先生誊清,哪有不照样写的理呢?”
      “放下,我写就是了。”
      公孙策心中好不自在,这个夹片里是为陈州放粮不该信用椒房宠幸之人,直说圣上用人不当,一味顶撞言语。公孙策焉有不惊之理?
      “写只管写了,明日若递上去,恐怕是辞官表一道。总是我公孙策时运不顺,偏偏遇的都是这些事,只好明日听信儿。再为打算罢。”
      与此同时包拯的书房内正与“南侠”展昭谈着话
      “展大侠,本官想请你前往陈州一趟,查验一下陈州的受灾情况,与安乐侯庞昱的所作所为。”
      “大人勿忧,展昭这就去。”
      “本官替陈州百姓多谢展大侠了。”
      至次日五鼓,包拯上朝。此日正是老公公陈伴伴接折子,递上多时,皇上就召见包公。原来圣上见了包拯折子,初时龙心甚为不悦,后来转又一想,此乃直言敢谏,正是忠心为国,转怒为喜,立刻召见。
      “包卿家,你这折子上说的分明,陈州一事可有定论?”
      “回陛下,臣的开封府有百姓状告安乐侯庞昱私杀百姓、滥杀无辜,有多位官员因此丧命,更是在赈灾的钱粮上做手脚,臣请陛下龙意天裁。”
      宋仁宗与包拯谈了许久,认为此人乃是国家能臣,偏偏这事还牵扯到自己的小舅子,又加以宰相王延龄的支持,被逼无奈只好下令赐下御札三道加封龙图阁大学士让包拯彻查此事。
      包公谢恩,领旨出朝。
      远在陈州的庞昱此时只觉得脖子凉飕飕的,哗啦一声,身后的一面山墙塌了。
      展昭自深夜出发,一路上紧赶慢赶来到了陈州。刚进陈州境内,开始探查民情。说来奇怪,竟没有一个说庞昱不好的,一连换了好几个镇子得知的答案都一样。
      “不对,像庞昱这种声色犬马之辈不像是如此作为之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晚找机会见识见识这个安乐侯爷。”
      来到淮阳找了地方养足精神,准备夜探庞昱。
      庞昱此时正在院子里练刀,他发现自从自己来到宋朝身体素质一天比一天好,挥舞着四十多斤的刀丝毫不费力,暗器手法更是比前世不知高出多少。
      自古以来穷文富武,好多天没有吃肉的庞昱舞了一阵子就饿了。
      晚餐很简单,只有一碗白粥、一小碟咸菜。庞昱此人能享福能受罪,来到陈州之后没有像在京城时餐餐大鱼大肉,反倒是为了节省一点口粮,许久没有吃到一口干的了。庞昱如此作为连带着天武军的士兵们也开始自发的省下一些粮食。
      “唉,此时要是有块豆腐都是一种享受。”
      展昭躲在房顶看着庞昱如此朴素的晚餐心中的疑惑更甚,今晚碰巧是明月当空,一道月光顺着屋顶的窟窿照到了庞昱身后的镜子上。
      “什么人!”
      庞昱甩手打出一把金镖,用力之大甚至打出了音爆声。展昭不敢硬接,飞身落到院中。
      庞昱得理不饶人,抄着刀来到院中,提刀便砍。展昭硬接了一刀,暗叫好大的气力。但南侠不愧是南侠,仅仅几招,就打的庞昱力怯。院中的动静惊动了守备的天武军,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将其围住。
      展昭毕竟理亏,仅用剑鞘打翻几人,想要找个空隙飞身离开。庞昱见展昭行凶,只好壮着胆子紧守门户继续应对。又对了几招,展昭发现这庞昱的力气不亚于自己,心说:
      “这街头传闻果然不足取信,这安乐侯如果真是那贪财好色之辈决计熬不出这身气力,陈州之事必有隐情!万幸来的是我,要是王朝他们只怕要命丧当场了!”
      破锋八刀在后世的名气很大,可惜庞昱一来没有练到家、二来自己的刀太长太重根本发挥不了威力。
      天武军一个机灵的士兵寻了一面渔网,拉着身边几位同袍,打算用网罩住展昭。可展昭是什么人,身子一轻旱地拔葱直接抬高一丈(按宋尺计算大概三米左右)。
   &

第3章 日遭三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