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0章 东平府的温饱解决了[2/2页]

北宋快递员 家家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里收税,因为收不上来。原来这里老百姓面带菜色,穷困的很,今天就不一样了。程万里带着师爷,微服成收猪的商贩来到了青石沟村,村里的百姓见有收猪的来了非常高兴。
      “老板,要几头猪啊,我家里有。”一个老汉说。这老汉六十多岁了,但是身体还很硬朗。带着程万里来到家里,山村没别的特点,石头多,后院修建了一个半亩多地见方的猪舍,一小部分用草棚搭建着,其他的地方都是露天的。
      猪舍里有一头老母猪分开饲养,六头百十斤的半大猪,还有十头二三十斤的小猪。
      程万里一看,这都能算得上一个专业户了,十几头猪呢。
      “这么十几头猪你是卖小猪还是养大了卖肥猪呢?”程万里问。
      老者说:“小猪价格低,肥猪行情才好,当然是卖肥猪。”
      “你家饲料够吗,这么多猪每天吃的可是很多的。”程万里说。
      这时候过来了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妇女,这是老者的儿媳妇。这妇女说:“老板放心,饲料足够了,你看看这两筐子是猪的零食。”
      程万里一看这是两筐子的胡萝卜和南瓜片,都是洗干净切片的。
      “从去年开始俺们这就大量种了南瓜和胡萝卜,人吃不发愁,喂猪也更好。主要饲料还是红薯干,等天快黑的时候还会喂一次。”妇人说。
      “你们这样的贫瘠山地一亩能产多少斤红薯呢?”程万里问。
      老者说:“红薯这玩意比大豆小麦强,这样的地一亩还能产三千斤。我家五口人,三十亩山地,以往农税都交不上去,今年强多了,红薯,南瓜的一种非常好了,养猪卖钱不说,自己还能有肉吃。”
      也有的村子发展林果业,比如祝家庄就是大面积发展了花椒,虽然短期内还没有看见效果,慢慢的会有很大的发展。
      像青石沟村只是东平府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红薯的推广让老百姓吃上了饭。棉花的推广让老百姓穿上了衣服,商业的发展活跃了经济。东平府城外兴建的东平小商品城,一期已经完工,入住了商户有二百多家,除了茶叶,丝绸,棉布,纸张,瓷器这样的传统产业之外还藤编,木工,铁器,特色干货,干果,皮货。
      小河有水大河满,东平府农税收入比去年多了百分之四十,工税比去年翻了一倍,商税也增加了一倍。东平府现在成了经济了增长最快的一个府了。程万里掩饰不住的高兴,和通判,同知等东平府的一干官吏在那非常高兴,原本他们会对重用武松有微词,毕竟武松是程万里的女婿,用起来是要避嫌的,现在谁也不说这话了,武松是个能人,用了两年时间让东平府经济翻番,老百姓生活富足。
      (本章完)

第280章 东平府的温饱解决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