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虽然没有跟着先王出征,但太子也免不了抛头露面,所以西行之路避开了农田和村落,这样既能保证快速前进,而且不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毕竟他们的家人就在此前出发的西征队伍里。
北部的丘陵山区是最佳的选择,所以太子出了王城西门没多久就折向北然后西行。
千山余脉虽然已失高大,但沟壑纵横,溪涧横流,所以有些不愿介入纷争的部落就散居其间。
余脉以南隶属西土,余脉以北曾经也在天邑的管辖之内,但毕竟千里之外,貌合神离。
太子尽量在南坡西行,毕竟现在西土的王城经不起太多折腾,少一些信息泄露就多一分安全。
路上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太子就远远看到了碧草山。
碧草山和千山原为一体相连,传说古时受地裂影响而断成独立的一座小山,后来有无名水从东北而来穿两山之间西南入千水,冲刷出一片河滩沃土,很快就成为混战之地。其实无名水曾经有过很多名字,但是名字背后的部落多遭不测,最终还是回归无名。
古公当然也懂的此地的重要性,于是早早安排了一个秘密哨所,监视此地及以西以北的动向,邵公送别太子时所提就是此事,而且想把秘密信物送给太子以备万全。但太子不但没有接反而叮嘱邵公切不可再向第三人提起,尤其是不能告诉聂任。
太子的第一站还是选择了碧草山,因为邵公不知道的是太子手里还有一件信物。
碧草山,本应名如其实,四季绿草如茵遍布全山。但此刻最是水草丰盛的时节,竟然有多处山石裸露,在日中的强光下甚是刺眼。
侧耳听去,只有水声,除此之外,就是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太子没有贸然靠近碧草山,而是在远处搜寻和信物相关的蛛丝马迹。太子只是偶然听小历提起过这个秘密哨所,但是按照小历的描述,太子并没有找到任何与之相关的线索,这让太子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太子找到一个隐蔽的地方坐了下来,地上的草无一例外的向东倒伏,“看来婆婆说的是真的,大‘西风果然来了。”太子顺手摸了摸地上的青草,惊讶的发现手过之处没有被牛羊啃食过的迹象。
“难道这里已经无人居住?”太子伏下身子仔细查看,青草的茎干和分叶竟然是从小到大,没有受过任何损伤。
“不可能,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太子思索着,“小历去天邑之前刚在这附近打过仗,那时候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小历的骑兵还在这里休整过几日,而且带回去一只小鸟给小王子。”
“鸟!”太子突然想起来,最后一次听到鸟鸣还是在王城西门辞别邵公的时候,这一路上竟然没有听到任何鸟鸣,也没听到翅膀挥动的声音,更没有见到哪怕一只死鸟!
“到底是哪里不对?”太子思来想去,既然周遭如此安静,也就不需要如此谨小慎微了,索性大大方方的登上碧草山,环顾四望。目光所及,除了草木,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难道小历的最后一战并不是他描述的那般,而是隐瞒了什么;更为奇怪的是,小历秉承古公遗志,一直都是向北和东北方向扫除叛军,可为何偏偏最后一次向西进军呢?
这些疑问一股脑儿的全部萦绕在太子的思绪里,纠结纷乱。
太子走到断裂的峭壁向最后的无名水望去,那里有一群鱼聚集在光影衔接之处;刚开始太子并没有在鱼群身上停留时间,毕竟水中有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当他的视线从千山之上回来时,那群鱼竟然组成了一幅若有若无的图画。太子仔细看去,鱼群绕成一个圆圈,七条在日光中,八条在阴影里。
“阴八阳七?”太子摇了摇头,并没在意,心想这只是巧合罢了。
太子转向南望,千水之西就是牧羊人的地盘,却也出现了荒草疯长的样子,和碧草山一样,没有生命的影子;更远的千水之东就是千渭之地,西征的队伍应该正在那里集结。
出于职业习惯,太子又看一眼鱼群,不由得脸上变色:随着阴影渐长,日光后退,鱼群竟然保持着同样的形状。
“难道是……?”太子不敢再推断下去,因为那是天邑之禁。
太子听说:传闻还是在‘
第7章 千山鸟飞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