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零七章 接待 (8/8)[1/2页]

从大学教师开始 大熊不是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面对沈光林的答应,小林诚有些不知所措了。
      他也就是程序性的问一下,没想到沈光林就轻快的答应了。
      节操呢?
      科学家不应该是清高的么,怎么可以跟企业达成合作呢,这样不好吧。
      沈光林答应完“达成合作意向”也觉得自己草率了。
      去京都体验一下生活是不错,但是真的去那边工作,他觉得自己真不行。
      这一切都不符合自己初衷。
      京都距离大阪挺近的,可是自己已经不缺牛肉了呀。
      京都也是扶桑国传统的首都,到现在为止,扶桑国都没有真正的首都呢。
      当然,答应的事情也是可以不去兑现的,反正什么协议都没有,只是口头意向,还是一个物理学家促成的化学协议。
      比如段总理就借了接近一个亿的银元,他都没还。
      武田公司对于沈光林愿意研发手性催化剂也很重视,真的派了好几位顶尖的科学家前来。
      名义上是对京城大学进行访问,实际上就是确认沈光林有没有真的打算做催化剂。
      还有就是他们也要考察一下沈光林有没有能力进行这个方面的研究。
      这下子沈光林就不高兴了。
      不光是小林诚不太懂化学,沈光林自己也不太懂。
      还没有达成合作呢,就开始质疑研究者的身份和能力,这很扶桑。
      武田公司派遣的专家级别很高,这里面就有野依良治,他本身就是“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的专家,目前正在研发“手性烯烃”和“手性酮”的高效催化剂。
      学校知道了这个消息很是重视,派遣了高级别的领导亲自带队接待,甚至化工系的系主任都出马了,如果不是对方指定要沈光林参加,沈光林都未必能够凑得近前。
      墙内开花墙外香。
      沈光林在国际物理学界已经声明赫赫了,在国内却是一无所知。
      甚至,一些顶尖的物理学家,他们的论文发表之前,也会先把论文邮寄给沈光林看,被沈光林骂一通后,他们再发表,在感谢中还要写“谢谢沈提出的宝贵意见”云云。
      现在,就只差沈光林自己撰写一些顶尖论文来开宗立派了。
      这天一大早,沈光林骑自行车载着李蓉优哉游哉的去向学校。
      李莉回家住了,没出门,她的自由度可没有李蓉高。
      京城夏季的晨风还是有点清凉感的,行进在校园里还能听到一些鸟语,闻到一些花香。
      当然,现在最流行的鸟儿肯定是麻雀,而且是从苏联进口的麻雀。
      国内的土著麻雀已经被灭四害灭掉了。
      早上的枝叶上还有些露水,甚是美丽。
      露水是不分季节的,秋季尤多,夏天也有。
      按照《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写法: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甩开万道金光。
      学校到了,沈光林先去了物理系放了自行车,然后带着李蓉去了化学系。
      这次接待的主体单位是化学系,毕竟来的都是化工专家。
      看到人到了,化学系的接待干事开始给他介绍化学系的光荣历史:
      “京城大学化学系肇始于1910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格致科化学门。
      在19231924学年化学系已经开设有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物理化学等21门课。到了1929年1937年10月,化学系迁校1946年10月,学校迁回北平,化学系”
      “嗯,好有历史感。”
      沈光林强忍住不适和不耐烦继续听下去,这根物理系的简介有什么区别。
      接待干事却仍然不依不饶:“沈老师,我希望你能做到心中有数,面上不慌,以化学系为荣,以京城大学为荣,这是本次接待大纲,你看一下。”
      沈光林接过来,大致浏览了一下。
      好细致,扶桑专家团什么时候下飞机,什么时候到酒店,什么时候来学校,谁陪同,谁翻译,上面列的一清二楚。
      这是领导人来访吗?
      随他们吧,沈光林就当时看戏了。
      一会儿工夫,来的人更多了,都是些沈光林不认识的中老年学者。
      沈光林不是一个热衷社交的人,他没有去打招呼,带着李蓉坐在角落里。
      负责行政工作的副院长过来了:“谁是沈光林老师,谁是物理系的沈光林老师。”
      沈光林就笑了,你们搞的这么隆

第一零七章 接待 (8/8)[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