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一三章 修路(今天一更)[1/2页]

从大学教师开始 大熊不是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据说,在鲁豫之地,家里来了客人,女人吃饭都是不能上桌的。
      金陵的风气要好一些,但是,对于一个家族来讲,女人也是不可以进祠堂的。
      祠堂作为封建宗法制度之下同族人祭奉祖先的场所,向来视为男人的圣殿。
      男人们在这里决议族中大事、惩罚违背族规者,同时在这里供奉祖宗牌位以做祭祀。
      在男尊女卑的时代里,女性们与祠堂是无缘的,除非因触犯族规在这里接受惩罚,比如,小寡妇搞破鞋了要被浸猪笼。
      沈家姐姐作为湾湾来的客人,又是第一次认祖归宗,能够带她到祠堂看上一眼都是僭越,更别说想在沈家坟场找一个栖身之地了,不可能的。
      就算是上门女婿,也只能另立新坟,与沈家祖宗是无关的。
      姐姐说,如果,我愿意把咱们村上的机耕道换成水泥道,能不能做个通融?
      一样是不可以的。
      不过,要想富,先修路,如果沈家女子愿意为善乡里,族长说可以重修家谱,加入姐姐名字,单列一枝并立碑表记。
      真的,能做的也就是这样了,真的不要苛求更多。
      乡愿不可轻改。
      姐姐欣然同意了。
      她的钱财虽然不多,但是愿意为了家乡做这些贡献,已经是极为难得了。
      沈光林也说了,村上到镇上这一段路姐姐出钱来修,镇上到市里的路,他沈某人包了。
      只是,沈光林没说,他有两个老婆,能不能也都入家谱啊。
      要知道,这种情形在祖上是可以的,他看到过。
      沈家祖上有记载,某人有一妻三妾,谁是嫡子,谁是庶子,写的一清二楚。
      到了现代,怎么反而又不行了呢,还不如封建糟粕呢。
      接下来还有正式祭祖的行程,但姐姐就不能参与其中了。
      沈家姐姐再怎么样也是外人,不能闯到祠堂里面去硬上香火,只能在外面干等着。
      上香的活只有沈光林这样的男丁能做,而且沈隆先的牌位早就有了的,只是多上一炷香而已。
      族老先是点燃了祠堂的香火,然后带着沈光林磕头祭拜。
      现在还不到过年,也不是甚么盛大的日子,因为没有太多繁琐的仪式,祭拜很快就结束了。
      出门时,沈光林还从祠堂里带出一枝香火,让姐姐拿回家里去,这是让祖宗跟去家里享受一下祭品。
      而家里的祭品也早就准备好了的,是鸡鸭鱼外加一个黑猪头。
      当然,这只是普通的祭礼,可没有什么太牢和少牢之礼,而且这些东西也不浪费,最终还是自家人吃掉了。
      金陵号称徽京,但毕竟是苏省的省会,尤其长江大桥修建好了之后,很是拦截了一大批货船,码头生意兴隆,因此经济发展的很是不错。
      沈家这里虽然偏僻了些,但距离市中心并不算太远,要修路的话仔细算下来也就20公里不到的路程。
      趁着还没过年,趁着沈光林和沈姐姐都还在金陵,万一资金不够还能打个商量。
      因此,择日不如撞日,农村修路工程队很快就“轰隆隆”的开工了。
      虽然只是20公里不到的路程,乡镇还是请来了设计院的设计师一边勘测,后面的乡村施工队同步动工。
      紫金山又称钟山、蒋山、神烈山,是连绵的山脉,往玄武湖的方向还算是平坦的,一路开过去并不艰难。
      当然,大量的土方和挖掘工作由机械进行,但人力劳动也是少不了的。
      这次出动的不光是沈家的人,听说要修路了,周边十里八乡的人也都出动了。
      大家没有机械,但有沙子水泥,沈某人管够的呀。
第九一三章 修路(今天一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