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章 朋友不论老与少,致诚致真方可交[1/2页]

我和我的工友们 光明在前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次涨房租风波暂时圆满收场。消息一传开,大家都很开心,觉得这是一次胜利。有人想去跟胖子交流一下心得,可是去找他他却不在。
      隔壁邻居说:胖子麻将瘾大得很,这里一散场就去麻将馆打牌去了。死胖子昨晚两个多小时输了一千多,他肯定想要去捞回来哟。
      这个叫杨桥的小区,是当地农民拆迁户经统一规划的自建开放式小区,共住着外来租户一千多户,好几千人。除了医院、银行、学校以外,其余的配套设施如幼儿园、超市、餐馆、小吃店、手机销售与维修、药店、理发店、菜市场、快递、洗衣、开水,缝补衣服等几乎是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住在杨桥的外来人口中,绝大多数都是四川人,以广元藉的最多其次是云南人,以昭通藉的最多再次就是贵州人,但不算多。河南、安徽、湖南的也有,但数量都很有限。
      四川人和云南人,他们没有语言、生活习惯上的差异,都讲四川话,也都食辣喜酸。他们平时相处得也较为融洽,很少有四川人与云南人发生冲突的。因为乡音耳熟又亲切,一些喜欢开玩笑,爱在嘴上占点儿小便宜的年轻人们,不会对讲四川话的小姑娘小媳妇儿们乱开玩笑的,深怕稍不小心就惹上麻烦吃不完还兜着走。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大多可以通过乡音方言就化解了。
      这些人当中,两夫妇大多老公干工地,老婆进厂也有两口子都干工地的,还有两口子全在厂里干的,各自有别,但也多同少异。
      我租住在这里,是因为我在朋友的施工队里干架子工。工地上大多有民工宿舍,但工地的集体宿舍虽然不用负担房租水电等费用,可是集体伙食难吃不说,五六个人住在一间屋里,有的喜欢吸烟,有的喜欢在宿舍里玩牌小赌,有的生了脚气自己却不在意。总之,集体宿舍里,要多乱就有多乱。无论在哪里,我只要有条件,大多是自己出钱租房住,这样自在,舒服又舒心。
      我的老板姓杨,他比我二儿子大两岁,云南昭通人,我们还是十多年的好朋友哩!
      我和小杨认识于十年前的0八年初秋。当时,我和小杨一起帮贵州的周老板拆架子,一来二住认识熟悉后,一边干活一边闲聊,得知我也想租房子,下班后小杨骑电动车带我去看去问,最终在他租住的小区里离他不远处租了个小单间,有厨房有厕所有简单家具,250一个月。当时的标准工资是一百一天。
      租住在一起,我上班下班都是搭坐小杨的电瓶车。我本有辆折叠自行车,骑上自行车上班也就十来分钟的路程。我和小杨虽然年龄上是两代之差,但他和我却相处得很融给,在一起时总有说不完的话。他建议我不必骑自行车,上班下班他带着我就行。盛情难却,再者,搭他的车既快又舒服,我又不傻,何乐而不为!
      在周老板这里拆了近两个月的架子,我一个朋友介绍我去平湖市帮安徽老板干,九个小时120一天。
      我同小杨商量,听说比这里每天高20,他说:赵师,如果可靠的话,那我们就去平湖,这里去也不是很远的。
      我说:安徽老板我没有见过,介绍我去的这个朋友和那人是老交道,到底老板为人咋样?只有打过交道后才知道。
      我按朋友提供的电话号码打给那安徽老板。对方叫我如果有大工可以带十个八个去都行,保证每个月能上26个班,9小时一百二一天,每月千元的生活费。干两年都有活…
      我给小杨讲了,他决定和我一起去。由是,我俩住在嘉善西城,则骑电瓶车去平湖市里干活。头天,电瓶车还差不多快饱拢了,可第二天却只跑了三分之二的路就没电了。第三天,我就提前找了辆三轮摩托车搬家了,搬去住在工地的集体宿舍。小杨不愿住集体宿舍,他便在城郊租了房子住。
      在平湖干了两个多月,天开始大冷了。这时,我搬来平湖之前的那个周老板打电话给我,说他在嘉兴秀州区与江苏吴江县交界处的地方,有个厂房工地搭架子,问我是否愿意干,行的话就转给我干。一问价格觉得也还有利可图,虽然赚不多,但总比给别人干点工强的多。
      我又跟小杨商量,让他跟我一起去干,给他130一天。小杨同意了。我与安徽老板一商量,他虽然不想让我俩走,但听说我是自己包的,就同意放我们两个走了。就这样,0八年十二月中旬,我又找了辆三轮摩托车,将我和小杨的东西从平湖搬到嘉兴秀州去了。
      这里是只有一栋三层厂房的工地,一层有三千多平方,总建筑面积一万多点儿,只有吊篮没有塔吊。也就只有我们两个人干。自始至终,只是在往三层楼上传递钢管时,我才临时请了两个人干了两天。其余的全是我两个干的。
      小杨年轻力盛,但干活毛手毛脚的没啥技术。与我这“老师傅”配合起来,真是天衣无缝相辅

第二章 朋友不论老与少,致诚致真方可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