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6章 舍利子[1/2页]

反转修真时代 零点Q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常乐把手伸进地狱犬的肚子里一抓,抓出一些东西出来。
      “舍利子?”
      常乐疑惑了,按道理来说,这地狱犬的肚子里面,不应该有这样的东西啊!
      舍利子是指佛门高僧圆寂火化后,所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又称佛骨,佛舍利。
      舍利子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莲花形,颜色也不同,有白、黑、绿、红色等。
      佛门认为,舍利子的形成与修行者生前的修行有密切关系。
      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
      在佛门中,舍利通常指佛陀,高僧圆寂后遗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火化时结成的结晶体。
      佛门认为,只有虔诚奉佛悟道得法的人才会自然结晶舍利,非常人可得,它是佛门的圣物。
      安置佛舍利之宝塔,称为舍利塔,安置佛舍利之瓶,称为舍利瓶,供养佛舍利之法会,则称为舍利会。
      而佛门敬仰和崇拜舍利,是从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开始。
      佛教文献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去世火化后,信徒们在他的骨灰中发现了许许多多晶亮透明、五光十色、坚硬如钢的圆形硬物,这就是舍利,其中有一块头顶骨,两块骨,四颗佛牙和一块中指指骨舍利,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
      当时八位国王派使者到火葬地,要求分给佛舍利,经再三协商舍利平分给八位国王。
      各国把分到的舍利带回国建塔安葬,并定期举行纪念会。还有两国国王没有拿到舍利,就各取了装舍利的瓶子和骨灰回去安葬,因此释迦牟尼的舍利被分葬在十处。
      摩揭陀国,阿阖世王。
      毗舍离国,戾车毗族。
      迦毗罗国,释迦族。
      阿勒伽波,跋离族。
      罗摩邑,拘利耶族。
      毗塔底波邑,婆罗门。
      波婆邑,末罗族。
      拘尸那罗市,末罗族。
      荜芭莉邑,孔雀族。
      香姓婆罗门,徒卢那。
      这就是所谓的“八王起八塔,金瓶及灰炭,如是阎浮提,始起于十塔”。
      而将遗骨全部纳于一塔者,称为全身舍利,反之将遗骨分置多处者,称为碎身舍利。
      按佛法分可分为身骨,即生身舍利,与法颂即法身舍利两种。
      以佛之遗骨为身骨舍利,称佛所遗之教法为法颂舍利,此种舍利显示佛灭度后,佛所说教法与戒律之永住于世,可为众生之依止,故相对于身骨舍利而称之为法颂舍利,或略称为法舍利。
      按来源分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肉舍利三种。
      骨舍利为白色,发舍利为黑色,肉舍利是赤色。
      关于舍利的形成,有一种说法认为,僧人常吃素食,植物纤维多,钙质

第356章 舍利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