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营长指着李继谦,问十三爷:“玄武兄,这位是……”
      “李继谦,”十三爷指着继谦说:“长安侦辑处副大队长。”
      呼延营长他们,看着李继谦,朝继谦点了点头,“好!好!欢迎!欢迎!都是自家人吗!请!别客气!”
      大房子里的人们,吃着牛肉,喝着酒,过了好一阵子,呼延营长问:“两位是专门下来办公粮的吧?”那营长看了看十三爷,又看了看李继谦,接着说:“我们不能无理,能不能给弟兄们留下一车粮?一则你们回去也好做交代。二则吗,也好让我们弟兄们多吃上一口!”
      “这可是专门购下的专用粮,千万动不得的!”十三爷正重的说道。
      “为啥?”营长反问到。
      “你想,营长,上边能让他这样职务人员专门走一趟,”十三爷指着李继谦说:“还带着家伙,”又指了指李继谦的腰间,“这粮我们那敢随便处治呢!再说上边给了专门的章法,呼延营长,你说是吧。”
      “啥章法?”呼延营长追问道:“我是看老乡的面子,才让你少留点的!要是给我那上司通报一下,那就难说了!否则我也不能随便放你们走开,这也是上边的意思。上边早就指令过,只要是发现运粮的,一律扣下。”
      “呼延兄,”十三爷看了看李继谦一眼,“我看你还是宽容宽容的好,我们两个也难呀!”
      李继谦懂得十三爷的意思。便从自己的内衣中掏出了一个信封,交给了呼延营长。营长接过那信封取出信件,见上面写的是:
      沿途各县长军队长官:
      现有长安大车队北上山川地区为长安运粮事宜,因路途较远,经过贵地,贵市贵军地区,凡所经县府贵地的敬请妥善安排,安全过境。此粮系长安地区《同济会》面对大灾难为民众所购之种子粮,请所经过之贵地,莫要动用,保护种子粮安全过径。为盼!
      此致大礼!
      西安侦辑处敬上
      民国壹拾捌年秋月启
      其实这完全是李继谦临行前同长安侦辑处大队长私下商议搞的“通行证”,为的是一路上大车队一行往返安全通行。
      营长呼延振西看完信件,什么也没说,只是点了点头。看了十三爷一眼,然后才冒出了一句:“来!咱干一杯!”
      “好!”十三爷随声和道:“来!干了!”
      好!好!干了!饭间,呼延营长问到:“玄武兄,说说家乡那《同济会》吧!是乍回事儿?”
      于是,十三爷便将五爷他们为接济救灾乡亲的事说了一遍。
      “好啊!真乃贤能大度仁人之举呀!失敬!失敬了!”呼延营长双手作揖,眼泪几乎流出来了,说道:“多有得罪!敬请玄武兄!李老弟!包涵!包涵!”
      “那里话,”十三爷拉着呼延营长和连长的手说:“人遇难处吗!这是可以理解的!没啥!没啥!”
      哈!哈哈!哈哈!……
      “老实说,今天要不是乡党和王排长伙计扣下我这车子,那这大雨,”他指着外面说:“可就不得了啦!种子被雨一浇,不就完了,回去也没法交差!”十三爷对呼延营长说道。
      “我也老实说,今天这粮食若不是咱这乡党关系,特别是你们为咱乡亲们办的那《同济会》!我,说啥也至少要从你十一车中,扣上一车,也不算为过呀!”营长笑着说道。
      哈!哈哈!哈哈!大伙儿又是一阵笑声,……
      雨还在不注的下着。呼延振西营长这位农村出身的汉子,自然懂得天气变化的季节性,他指着屋子外面说:“这雨下得这样大,本来是件大好事,但却将你们留在了我这里,时间托长了,乡亲们下种子就是个大事了,要误农时的。如果明天这天气能转晴,这路吗!你们也走不了,最少得多住一两天。唉!要是真误了乡亲们的农时就不得了!”
      “是呀!雨再下,就真的要误事了!”李继谦指着天说道。
      “这天雨要下!谁也没办法。天时吗!天要留你们多住两天,应该说这是天之意,也是咱弟兄们的缘份。那就得留两三天了,等到路好走了,我派人送你们一程,免得我们其它连再误你的事。”呼延营长看着窗外说道。
      “那就太感谢呼延老兄了,我回去后,一定要将弟兄们的盛情美意和大度胸怀转告咱《同济会》的执事们。这么大的雨,粮没有受损失,多亏了弟兄们和全体官兵。”十三爷语重心长地说道。
      “没什么!都是自家人,也都是为着咱乡党乡亲们吗!”呼延营长说道这里,脸上显露出了深思的样子。
      “呼延老弟!有啥难处你就告诉我?”从呼延营长脸上的深思地样子,十三爷觉得他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就问到。
      “你们几个村子搞了《同济会》,可我们村呢?还不知我家里成啥样子!”说道这里,呼延营长叹了口气接着说:“唉!我在外混日子,也不知道老母亲大人,小妹他们咋样了呢?”他摇着头,咳声叹气地样子,几乎眼泪要涌了出来。
      “呼延兄弟!请放心,回去后,我一定到家里看看母亲大人和小妹,把你的情况告诉他们,也请他们放心。”十三爷望着窗外的雨水说,“这场雨,可救了咱秦川的命呀!有了这场雨,种子一下地,明年就有希望了。至于你家的一切,这好说,有我玄武,保你家中没事,明年看好吧!”
      “玄武兄,那就请你费心了。不过,回去后,一定告诉我娘,我只所以两年没有回家看望老人家,是因为这东奔西跑的军事,也是在混日子,其它的,就不用说了。过些日子,等到上边能让我回家的时候,我一定回家看老母亲和小妹的。”
      屋子里的人们静下来了。谁也不说一句话,大家都在静听着这久久大旱之后的雨声,这风雨声声似乎是为明年的好收成奏鸣着美的乐曲。现在他们每个人的心情虽然不同,但是有一点他们是心照不宣地,那就是这场及时雨,从八百里秦川苦难的人民肩头上搬下了沉重的煎熬重担,给深受灾难之苦和不安的社会大动荡所带来的重大压力的民众解脱了频于灾难的重石。这场天雨,人们由此而心安了,把曾经的希望之宝压在这场天雨的期盼上的愿望兑现了。这就是这场大雨的意义。
      这场雨整整下了两天,干旱的黄土地吸足了苍天恩赐的奶乳,一片发黄干燥无比地荒野,瞬间变成了黑呼呼湿润的大地。大地苏醒了,人们沸腾起来了,到处是喜庆欢快的场面。第三天雨完全停了,太阳向大地洒放着她那特有的笑颜。云彩变成了淡淡地花团,飘然在蔚蓝的高天上,像是团团棉花,太阳出来了!
      现在,这轻松的大地上,人们还不能立即踏上去,等到道路硬实一点时,人和车才能通行。十三爷他们心急火燎,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坐卧难宁,待在这兵营里虽然安宁。然而,家里却不知急成什么样子。好在这军营官兵们到底还是贫苦人家出身,他们也为十三爷一行着急。然而,这路必竟还难通行,如果强行出发,那么也只有一天的路程,在这样的雨后,两天时间怕也到不了家。再说,如果是强行出发,要是把车翻在泥凝的路旁的沟里,或是陷在低凹坑里,那才难呢!无奈之下,只好坐等到路面硬实了后,好开路回转。
      看着大车队的人们急成个样子,呼延营长到底还是贫苦农家出身,他对十三爷说:“玄武兄呀!你急什么吗!这样的雨,眼下看来是不会再下了,太阳晒上一天,路会好的。明天走,也不会迟到哪儿去的。到时候我会派弟兄们护送你们的。路上要是难行,我们帮你推,也不能误咱这农时的!一定会将你们送上石子大道的。”
      十三爷望着这位营长那诚恳厚道地表情,他想的是这天之下还是好人多呀!贫苦的人总是深藏着一颗好心肠。这天中午,十三爷在县城外转了一圈,回到兵营对李继谦说:“继谦,路没有那样遭,不如这样吧,明天可以起程,为了让家中放心,先回去一个人通报一下。”他思索了一下说,“骑马先回去吧。”

第二十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