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章--2章)[2/2页]

蒙山沂水 农民作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第二章
      打麦场上,怒气冲冲的藤田少佐:“八嘎,可恶的支那人!统统死啊死啊得!”
      “哒哒······!”一阵枪响划破原有的宁静,惨叫声、怒吼声回荡在打麦场上······!
      翻译看着一个接一个倒地的百姓,心有不忍的闭上了眼睛,泪水在眼角流下!牙咬的咯吱咯吱直响!
      十几名满身补丁,手持火铳的汉子一路狂奔,当听到枪响不断,全部停在原地;“完了!”一名中年汉子叹道。接着不要命的向前跑去。
      赵家洼,打麦场上已被鲜血染红,散乱的尸体躺在地上,到处散落的弹壳,见证了这次屠杀!十几名爷们跪在一旁,一名满脸胡子的汉子泪流满面怒吼道:“小鬼子、老子操你奶奶······!”
      小孩,磨破手指!在玉米杆盖住的洞口爬出来,当看到屋里躺着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啊······!”尖叫着向门外跑去。
      一个幼小的声音在村中传出。
      “队长你听!”十几人急忙站起来,向村中跑去。一个孩子哭喊着,被门槛绊倒趴在地上不停地哭泣。
      张铁山急忙跑过去,把小孩抱起来:“小弟弟、别哭······!”
      “姐姐······!我要姐姐!”小孩哭泣着喊道。
      每个人看着哭泣的小孩泪流满面,心酸无比,几人走到院子里,看着被炸裂的房屋,急忙走进屋里,见床上躺着一具难以辨认的尸体好像明白了什么,张铁山急忙把小孩抱出屋子。
      突然小孩挣扎着,在张铁山怀里下来,向锅台跑去,弯腰在地上捡起一块发黑的鸡蛋:“姐姐!”面带微笑把焦糊的鸡蛋放到嘴里,有滋有味的吃了起来。
      十几个人看着眼前的孩子,眼泪忍不住的滴在地面上:“小——鬼——子,你——们——这——帮畜生!”张铁山一个字一个字说道,拳头紧握。
      “队长、怎么办!”身高一米五左右的男子,扛着一把铡刀问道。“把遇难的老乡都埋了!”男子叹息道。
      “什么!”扛铡刀的男子面带惊讶:“队长,就咱们这几个人,要埋到什么时候!”一脸的不情愿。
      “这里的空房子多得是,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天埋不玩,就两天!两天埋不完,就三天!直到埋完为止!”张铁山面带怒意。
      三天后,一群手拿农具的的百姓来到赵家洼,满脸泪水加入了送葬的行列。
      七天后,原本种满庄稼的小山包上,堆起了三百多个坟包,十几名灰头土脸的汉子跪在地上,身后还跪着一群老百姓:“乡亲们,我张铁山对天发誓,不把小鬼子赶出中国,我下辈子给你们做儿子,好好孝顺你们!”
      日本人的凶残,点燃了沂蒙山人民的怒火,赵家洼被屠村的事情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传遍整个沂蒙山,每个人都满怀激愤,同仇敌忾为建成牢固的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坚不可摧的人民后盾。
      新庄镇,位于沂蒙山边缘地区,背靠沂蒙山而建。是出入沂蒙山的交通要到,日军把此地化为重要战略位置,长期派兵驻守,因此在这块地方,打起了长达八年之久的拉锯战。
      一户人家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唢呐锣鼓震天响,一顶花轿在门口停下,俩名老太婆搀扶着一个身穿大红嫁衣,头戴红盖头的女子走出轿门。
      一名满脸傻笑的青年,看着停在花轿前的女子,转身弯腰,女子扭捏着被俩名哈哈大笑的老太婆,推到青年背上。
      青年背起自己的新娘向院子走去,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声声欢笑充满了喜庆。
      “吉时已到,一拜天地······!”一名年长的老者高声喊道。
      “二拜高堂······!”让人疑惑的是高堂之上,竟摆放着一座关二爷的神像。
      拜过天地,敬过高堂,青年满脸傻笑把新娘抱入洞房,一群小孩跟在身后一蹦一跳:“新郎官,抱新娘,入洞房,来年生个胖娃娃!欢声笑语皆满堂、皆满堂!”
      两辆装甲车,发出的轰鸣声,让沉浸在喜庆气氛中的百姓转头向门外看去,一辆装甲车在门口花轿上压过,轰鸣着向镇中心驶去。十几辆车,满载荷枪实弹的日本兵,一架架山炮挂在车后。
      站在车上的日本兵,不时向车下的百姓抛洒印满汉字的传单。
      “少爷、你快看,上面写的什么?”一个身高约两米,肩宽背厚,虎臂熊腰的山东大汉摇摇晃晃走到新郎官面前。
      新郎官接过传单:“维护当地治安,剿灭扰民之匪,共建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天皇!”
      正在众人疑惑之际。“少爷······!”突然院子里传来一阵慌张的喊声,新郎官急忙向外走去,见一名日本军官手持军刀,身后两名日军端着用红布盖住的托盘,站在门口。新郎官面带疑问看着不速之客。
      “你好!”日军军官低头。
      “你好!”新郎官回礼道。
      “我们大日本皇军刚才路过此地,不小心把贵府放在门口的花轿压坏了,深表歉意,特献上薄礼,希望得到您的原谅!”日军军官弯腰鞠躬,身后两名日军端着托盘走到新郎官面前。
      新郎官面带疑惑揭开红布,一托盘金条在太阳下发出闪闪金光,另一盘、一把手枪平放在托盘上,旁边放着约六十发子弹。
      “这是什么意思?”新郎官疑惑的看着门口的日军。
      “张桑、不请你的客人进去问话,是不是有失礼数,据我所知这块土地所属齐鲁大地,被称为礼仪之邦,是中国礼数最多的地方!”日军军官面带微笑。
      “请!”新郎官抬手把日军军官让到大厅之上:“上茶!”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女端着一杯茶放到日军军官面前。端起茶杯,嗅了嗅面带疑惑:“张桑、我品茶无数,却不知你这杯中泡的是什么茶叶?”
      “中国地大物博,不像你们小日本,孤居海岛可做茶叶的树种,少之又少,你没喝过那是自然!”新郎官面不改色微笑道。
      日军军官脸色微怒,急忙笑道:“张桑,你没回答我杯中所泡何茶,却把问题转移到我的国家,我不知你有什么用意!”新郎官面色一红,感觉自己刚才却有失礼之处。
      “此茶,乃是清晨天降露水之时,太阳没出山,采摘的金银花,然后放在太阳下暴晒,再用细火温烤,烘制而成,饮用时加入冰糖,有祛火明目之功效!”新郎官缓缓到来。
      “哦!原来是金银花茶,难怪我闻到一股花香!”端起茶杯打开杯盖,几根金银花漂在杯中,用舌尖舔了一下:“果然、芳香伊人,茶中极品,还具有养身保健之功效,实属难得!”日军军官赞叹道。
      “请问、那只枪是什么意思!”新郎官继续问道。

(1章--2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