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城。
一股暴乱的气息正盘旋在这个二千年古城的上空。
“快点,快点。”
穿着靴子,带着军帽,一脸凶悍样的军官正对着大宅子的众人吼道。
“马连长,这究竟是要做啥子了?”
穿着光鲜亮丽,手上把玩着一串佛珠老妇人走出门问道。
环视了四周,发现没有闲杂人等,马连长才低声说道:“革命军快要打来了,张师长叫我带你们赶快撤离九江城。老太太,咱们快点走吧。”
突兀的战争消息让老太太的眼睛睁的老大,而手上的佛珠转动的也不灵活了。
“革命军怎么又来了?咱们九江怎么老是遭受苦难啊?”
老太太刚想嚎两嗓子,不过她的嘴巴却是被马连长及时的捂住了嘴巴。
“老太太,这次你可千万别再喊了。不然咱们又得把邻里街坊全部带走了。”
看到了老太太点了点头,马连长这才把手松开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马连长虽然领的是朝廷的军饷,也即是都督府发放的俸禄,但是他效忠的却是张师长一个人,他服侍的是张师长的家里人。
若是要用一个词语来描述马连长的身份的话,“家将”可能是个适合的词语。
“之前不是说,革命军不会打九江吗?毕竟那一次,大儿不是还升官了吗?”
老太太的记性还是很好的,她不禁提问道。
马连长愣了一下,这才透露出些信息。
“老太太,之前虽然说是“革命”,而且那一次还声势浩大,但是那一次就是个表面工作罢了。毕竟新的都督要九江,要江西,还得依赖师长大人们。”
上一次的革命指的就是辛亥革命后的南方各省的革命。
顿了顿,马连长好似看透了革命本质说道:“但是,这次不一样,这次的革命军是从川省打来的,那帮子人可不兴妥协的,听说他们看到人就杀。”
老太太好似被吓到了,她小心翼翼的说道:“那这次的革命军不就和几十年前的红色毛子军一样吗?小马啊?快点帮我把家里的那尊佛像给请出来,我要带走。”
听令,急匆匆的吩咐了手底下的士兵几句后,马连长就冲进了屋子里。
方向正是张家的宗祠。宗祠那里有的除了张师长不知道从哪认的祖宗之外,还有的就是一尊玉佛和财宝。
据传,这尊玉佛可是能保佑张师长官运亨通,好运连连。
院子里,马连长刚刚宣布的撤退消息让院子众人一团糟。
七大姑,八大姨,九房姨太太,十个小叔子。
以往盛气凌人的亲戚们现在却是陷入了哭爹喊娘,不知所措的地步。
马连长直勾勾的往着宗祠冲去,全然没有顾这些无头苍蝇们。
“女人如衣服,老娘如手足。若有手里金,一切都可抛。”
这句话是张师长特地的嘱咐给马连长的。因此马连长这次从前线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张师长藏在宗祠中的迹象金银珠珠宝转移出去。
其次就是要把张师长的老娘给转移到九江的乡下去。
但是令张师长,令马连长没有想到的是,九江城的部队不知道为何那么脆弱。
仅仅在两个时辰的攻城过后,西南军的部队迅速地把九江城就给占领了。
因此在这帮人还没有出城门的时候,穿着军装的西南军士兵们就已经把九江城给封锁了,士兵们也正在盘查着冲出城门的百姓们。
九江城,西城门。
“你你你,带这么多东西出去啊?现在不让出去了,军事管制了。”
刚换上了一声平头老百姓的衣服,刚到城门,马连长就看到一个守城的士兵正在盘问着一个想要出城的,穿着富丽堂皇的仆役。
“我家主子可是巡抚大人的侄子,难道你们这些狗腿子还敢拦我不成?等到你们大人来了之后,小心我告你一状,让你丢了官。”
乱世中,看不清形势,仗势凌人的,往往就是这些下层的仆役和打手们,而真正知道局势的聪明人却是早早地就把头缩起来了。
辛亥革命中,虽然赣省发生了革命的,甚至还名列前茅的完成了“洗礼”,但是只有赣省内的人们知道。
社会还是原来那个社会,大人们还是原来的那些大人们。
只是以前喊得是“拥护大清,反对革命。”的口号
现在喊的是“拥护革命,反对大清”的口号罢了。
“狗子,别动手。部队里面是有法规的。”
守门的是第三兵团第21师麾下的一名营长,名叫于天。
把怒气冲冲的狗子的手给拍了下去,于天和蔼道:
“现在整个九江都被封城了。因此,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大家现在就先别出门了。毕竟外面可是不太平的。”
躲在仆役后面准备出城的人们面面相觑,显得略有踌躇。
而听到安慰的话语的仆役却是突然地抖起了威风,恶狠狠地说道:“依我看,你们就是乱军。本来九江城安安稳稳的,而就是你们打来了,九江城才乱了。”
听到话语,城门口背着大包小包,背着行囊的人们也议论纷纷的。
&nbs
278 九江英租界风云(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