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荣朝173年
与大荣接壤的北胡,出现了大规模的混乱。
北胡处贫瘠之地,虽然明面上以契胡为首,但是内里并不和平,契胡、柔、刮、丑恙、鲜马各部落常年争抢物资,极为不和,三年前,契胡统领去世,嫡长子拓跋显继位。
拓跋显优柔寡断,在位仅数年,便与整个北胡极为不和,北胡渐渐人心涣散,各部落各怀心思,无人再尊契胡为首,拓跋显的两位兄弟,明面上吹捧,背地里恨不得取而代之,北胡逐渐呈现出分裂的状态。
大荣朝皇宫奉先殿
“报!——边关急报——”
一青衣太监急跨步直往奉先殿而去。
百官早已习惯没有皇帝的早朝,本打算依旧像往常一样走个过场便告辞回家,哪里想到,安静了数年的早朝竟然迎来了一封边关急报,这一下,顿时炸了锅。
丞相胡惟亦已经须发皆白,甚至身子还有着些佝偻,这些年,只有他一人能够偶尔见到皇帝,龙椅阶梯旁摆放了一张宽大的紫檀木太师椅,胡惟亦便立在这把椅子旁,这是皇帝赐予他至高无上的荣耀,只不过,皇上赏的并不代表自己就可以放心享用,尤其对于一个把忠君爱国刻在了骨子里的老臣来说。
听到外面的动静,胡惟亦好像睡着了一般毫无反应,像是丝毫没有注意到百官的热烈一样。
大荣安逸了太久,这些年,要不是还有胡惟亦撑着,大荣早已被邻国南允吞并了,要不是南允的屁股也不太平,它们怎么可能与大荣相安无事。
胡惟亦已经不知道多少次望向高位的那把龙椅了,这些年由于皇帝的信任与放任,整个大荣几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只是他毕竟老了,即便他振臂一呼,登上了那把龙椅,他还能坐几年?可是他不想,并不代表别人也不想,胡惟亦睁开略带浑浊的双眼扫了一眼站在底下的大臣们,这其中,他的儿子胡恪瑾,尤其显得热情高涨。
“唉!”
毕竟是自己唯一的儿子,即便失望,却终究不忍心下手,胡惟亦很快的收敛起自己的思绪,冲站在一边的公公点了点头。
“呈上来——。”
想到自己近些年收到的来自边关陆陆续续的消息,尤其是最近的几则,胡惟亦内心稍定,如果没有出错的话,那应该是
“禀丞相大人,北胡请旨我朝。”
即便早有猜测,胡惟亦依旧在这个时候才将心放在实处,这也是他能稳稳屹立三朝不倒的原因。
什么时候都不要相信自己。
百官伸长了脖子想要看到请旨上的内容,却一无所获,胡惟亦看完沉思良久,才慢悠悠的捋了捋胡须,问出了让整个朝堂差点被掀翻的话。
“各位同僚,依你们之见,若南允与北胡两面夹击攻打我朝,该当如何?”
不待底下的百官有所反应,胡惟亦紧接着又抛出了几个问题。
“若他们攻打我们,是拼死去战还是低头求和?”
“若要战,该如何战?户部尚书,我们有粮吗?我们有银子吗?”
“若要求和,你们愿意世世代代对异族之人俯首称臣,年年纳贡吗?”
“到那时,你们保得
第一章 北胡请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