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不错,心情大好。
“二弟,二弟起了么?”伴随着稚嫩的声音一道小小的人影推门进了卧室,正是马超的大哥马兴。
“大兄早”马超看向大哥马兴,马兴今年七岁大马超三岁,和马超一样马兴继承马腾优良的基因,身高近六尺,面目白皙,举止斯文秀气。
两人站在人前不用说,别人就知道两人是兄弟,稍有不同的是马兴沉静,马超活泼。
“嗯,二弟早,这便去给母亲请安吧”马兴同马超打声招呼,拉着马超的手一同出了卧室。
迈步走出小院便向前院走去,给母亲吴氏请安。汉人以孝治家,以孝治天下,这早晚请安可是大礼,即便是小门小户,从小就必须严格遵守!
何况马家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虽然家道远不如先祖之时繁盛,但家规严苛,礼仪半点不敢荒废。
马超居住的独院是马府后院中的右侧院,对面的左侧院是兄长马兴的住处。
后院和前院正房之间隔着一个小花园,穿过花园时,路上的下人都纷纷避让行礼,口称大公子,二公子,马超微笑着走过,下人们小声的交口称赞道:虽然这二位公子年纪尚幼,但出身将门,却丝毫没有骄矜之气,对待下人温和有礼,长大定是两位翩翩佳公子。
马超心道:世事难料啊,世道就要乱了,翩翩佳公子可无甚用处喽!
兄弟二人快步来到正厅,正是辰时时分,四姨娘杨氏、五姨娘陈氏正照顾着让奶妈给三弟马休四弟马匡喂奶,看着襁褓中四弟那一双乌溜溜纯真无邪的眼睛和可爱粉嫩的脸蛋儿,马超心中恍惚,既然今世是为兄弟,定要保他一世平安!
母亲吴氏,年约二十出头,生的端庄秀丽,温良贤淑,相夫教子,父亲马腾军务繁忙,无暇治家,然而马家上下却打理的井井有条,年轻的母亲吴氏功不可没。
吴氏生马兴,杨氏生三弟马休,陈氏生四弟马匡。所谓慈母严父,吴氏平时对马超疼爱有加,疼爱程度超过大哥马兴,疼爱的甚至是有些客气,这让马超忍不住的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吴氏亲生呢?
如果不是?那么自己的母亲呢?家中就只有吴氏还有四姨娘五姨娘两位女眷,四姨娘杨氏、五姨娘陈氏,两人都是出身寒门士族,品性贤淑的女子。
马超旁敲侧击的问过几次奴仆下人,下人许是得过告诫,口风甚严。大哥马兴虽只七岁,却像个小大人似的,更是一问三不知。
既然不知道马超也就不多想了,反正他早已把吴氏当作了亲生母亲,十分的尊敬孝顺。
吴氏不知厅下的马超已转过无数念头,正要开口说话,只见马兴、马超已双双弯腰躬身,长揖到地,向母亲行了大礼,口中道:“母亲大人安好。”
吴氏怜惜道:“你们这两个这孩子,自家母亲,也没有外人在场,却坚持日日行如此大礼,你们还小日后无需如此”
马兴端着小脸道“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马超笑嘻嘻地道:“母亲辛苦,孩儿敬天地是为道德,拜父母是为伦常,不敢轻废。”
吴氏一愣,满脸的欣慰之色,慈爱的轻抚马兴、马超道:“真是好孩子,就是像你们爹爹爹一样执拗”
马兴、马超又向四姨娘、五姨娘问过了安,马兴说:“母亲,孩儿告退,该去读书了。”
吴氏微笑道:“我儿谨记读书之功,不在于功名利禄,在于体悟圣贤言行,修身养性!”
“喏”马兴、马超凛然道:“母亲大人之言,孩儿字字牢记在心!”
二人来到侧厅,下人已经准备好了朝食,饭食精致味道可口,加之马超一大早起来剧烈运动,早上那点干粮早消化没了,忙招呼大哥马兴一声。
拽过两张坐垫一张摆在马兴案几前,一张自己坐了,伏案大嚼,马兴则比马超斯文的多,端端正正地跪坐于地,轻饮慢食。
两人用完朝食早有伴读的下人带齐了笔、墨、简、砚、备齐了竹简写就的‘论语‘大学‘中庸等常用书籍,在大厅外恭候。
马超带着伴当马朗,马兴带着伴当马伦一起来到城北的私塾,私塾是一位魏姓夫子开设的,魏夫子挂林人士幼年随父迁至扬州。
传言年轻时因为德行端正,品质高尚,在扬州美名远扬,被当时的扬州刺史举为孝廉,擢历阳令,为官三载,因难忍官场污浊,自请去职,悬官印于公堂,扬长而去,腰悬长剑游历天下。
后来到了扶风槐里,见此地繁华富庶,文风鼎然,民风尚武,人民质朴,有汉初之气象。夫子心中喜爱,于是在此开馆授课,宣扬圣人教义。
夫子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数年下来,右扶风本地世家豪强都愿意将家中适龄孩童送来私塾开蒙、受教,在后来甚至一些十五六岁的孩童也都来魏夫子处读书。,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
ead微信公众号!)
a
a
2兄长马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