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表字本初,汝南汝阳人,袁家‘四世三公显赫当世,其父袁逢官拜司空,绍为庶长子,伯父袁成无子以绍继之。绍身长八尺,相貌英俊,威武不凡,有学问,好任侠,年不弱冠为濮阳长,后辞官为父母服丧六年,显名天下。熹平初,天子屡召而不应,隐于雒阳,长袖善舞,知交遍天下,声势一时无二,为士人领袖,海内共尊之,熹平末拜司隶校尉。
大人物叹道“我虽久闻法先生大名却无缘得见,你的事情经过法先生的书信,早已在朝廷重臣中传开了,我看你天资不俗,又能得法先生和张天师传授文武艺,当力求上进,早日成才好为朝廷效力,切不可荒废了”!22ff
“喏,超谨遵先生教诲,旦夕不敢或忘”马超郑重行礼道
“嗯”大人物见马超这般乖巧,满意地点点头,略一思索恍然大悟道“法先生还说那种现下已风靡雒阳,天下文人交口称赞的‘标点符号是你发明的,可有此事?”
“是,这个倒是小可自己鼓捣出来的”马超轻松的说道
“额?你是如何想到这样的物事的?你可知道这物事影响有多大么?”大人物追问道
“小可四岁开始启蒙识字,由于兴趣使然学的快了些,到六岁时便能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和兵法这些晦涩难懂的书册了,但是我发现有时候同一本书同一句话由不同的人来注解,意思便大相径庭,小可便深究缘由,发现注解之人断句的方法不同意思便可能不同,令小可甚是苦恼”
马超神采飞扬地说道“偶然一次我遇到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位林员外,一位黄老实,黄老实是林员外他父亲的恩人,林员外是黄老实的东家,林家租了产业给黄家。有一天林员外到黄老实家收租,二人对契约,只见契约上写道‘本人林大福,将大树街石屋租于黄老实一家,未能报恩,万一不交租亦可,收回黄公年租银两三十,万不能转租别人,立此为据,不得有违。然而黄老实虽识得字却是文理不通他念出来是这样的‘本人林大福,将大树街石屋租于恩人黄老实一家,未能报恩,万一不交租,亦可收回,黄公年租银两三十万,不能转租别人,立此为据,不得有违。”
“哈哈哈,有趣,有趣”大人物大笑一阵道“然后呢?”
马超接着说道“然后我就此得到启发,心想若有专门统一的断句之法使用,大家在读书时也就不必专门去揣摩如何断句,同一篇文章同一句话将会是同一个意思不再会有歧义出现,这样一来不但会提高学习的速度,也会减少像黄老实这样的人的误会”
“好啊,好”大人物欣慰地说道“如此的确便利了许多!可惜你年纪太小,等你长大了我定会举荐你入朝为官”
“多谢先生”马超笑眯眯的行礼道“像先生这样的大人物定是一言九鼎的,到我长大时定来找先生讨个官职”
大人物也笑道“你怎么知道我是个一言九鼎的大人物?你能看出来我是什么人吗?”
马超假意打量一番大人物郑重地说道“据小可看来,先生气度雍容,面相华贵,实在是贵不可言!贵不可言啊!不可言啊”
“哈哈哈”大人物大笑一阵,摆摆手道“好个‘不可言呐”
闲聊一阵马超发现这大人物言语之间倒也十分有趣,而且这人对于马超‘发明的足球、蹬车的兴趣,明显要在标点符号和防治瘟疫之上。
对每辆高达五千钱的蹬车,大人物更是羡慕不已,居然提出要跟马超合作经营,被马超悍然拒绝了
终于在讨价还价不过之后
大人物摆摆手道“你去吧!我与天师另有要事相商”
“喏”马超对着张天师和大人物行个礼倒退着出了房门。
‘呼呼,真难侍候,也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大人物想夺我家基业么?做梦!马超边想出了院门。
回房和孟达、孟坦他们简单说了说情况便洗漱睡觉了。
次日醒来,观中已恢复了正常秩序,吃了朝食,练了两个时辰的拳脚刀枪,看看已是午时,洗去了满身的大汗换身衣服
马超吃点点心充充饥,正准备张天师房中问问昨晚那个大人物到底是何方神圣。
春树却来告诉马超有人要见他来人已在观中客房等候,请马超这就跟他去吧,马超暗
25名士袁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