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若是张角被剿灭那就不用说了,若是张角起事造反,二位兄长以为结果如何?”马超悠然说道
      赵云也学马超一般,不答反问道“公子以为张角成败若何?”
      “败是必然会败,但是对天下大势的影响却是极大的!”马超如神棍一般的淡然。
      “额?公子何以断定张角必败?”
      张绣眉毛一挑接过话题,认真的说道“秦末之时,陈涉以数百戍卒仓促起事,揭竿而起、振臂一呼,一时间从者如云,终于使强秦失其鹿,而今太平道信徒教众何止百万?其组织数年,自成规矩,相比陈涉被迫起事实在是高出太多了。何以,公子认其为必败者也?”
      要说这张绣不愧是世家子弟,不但能判断出太平道的出路是造反,还能以史为鉴,分析一下群雄逐鹿的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乍一听说‘造反的时候,既没有惊慌失措要逃命,也没有兴奋的唯恐天下不乱。
      马超见了张绣这番表现不由得暗自点头‘不愧是四张之一的张绣啊,居然能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来分析后续形势
      “文锦兄以为当今之世与秦末无二,弟深以为然!”
      马超赞一句又咬文嚼字的道“然,当今之世与秦末同否?”
      张绣略一思索道“自然不同”
      “何如?”马超追问。
      “始皇帝以铁血手段、赫赫武功,宾服六国,然至秦末,六国贵族公卿,大多在世,关东遗民人心背秦,至陈涉起事,秦统一六国不过十余年,因此陈涉义旗一举,从者如云,烽火遍地。关东世家大族、王室公卿尽皆起事响应,秦遂亡!”
      张绣显然也是读过书的,秦朝的兴衰说的清楚明白。
      马超赞道“文锦兄说的不错,秦确是未能尽收关东人心而亡。现今情形又如何呢?”
      “当今之世,张角有信众数十万,一旦举事,初起时,其势将无可阻挡,然而太平道却专以劫掠世家豪强为生,虽尽得灾民之心,却无世家豪强支持,是以未必能成就大事!”
      张绣激昂低沉的声音渐渐的平静了下来。
      马超点头道“小弟心中所想正是这般!因此才说张角必败啊”
      张绣皱眉道“贤弟以为太平道起事之时,世家豪强不会起而响应么?莫非贤弟不知‘代汉者当涂高这谶语?”
      “不会!”马超斩钉截铁的道“若是朝廷平叛顺利,很快便扑灭反叛,那么自然不会有世家大族来出兵响应;若是平叛不顺,朝廷损兵折将,劳师无功,那就难免会有人宣扬谶语起事!但是,文锦兄依你之见,太平道可有与朝廷抗衡的实力?”
      “‘代汉者当涂高?这是什么谶语?”茫然的赵云见马超、张绣二人正问答的起劲,便向一边席地而坐的孟达发问。
      “‘代汉者当涂高这是‘春秋谶里边的一句有名的谶语,据说,光武帝当年就说过这句谶语。后来,光武帝和公孙述争天下的时候,曾经常年争着想当这个‘当涂高后来还是光武帝胜了”
      “光武帝之后,造反起事的经常有人自称是‘当涂高要按上天之意来代汉自立!有人说是人名,有人说是地名,反正是众说纷纭,闹了百十年也没人弄的清楚,总之后来大家都认定了一句话:大汉一定会亡‘当涂高一定会代汉!”
      “嘶”赵云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大逆不道的话你也敢说啊?”
      “嘿嘿,这不算什么啊”孟达扬扬头,世家子弟的优越感在赵云面前表露无疑“长安、雒阳的世家豪强,朝廷大臣都会毫不避讳的谈论这个话题,听说经常还有御史以此谶语进谏天子,要天子勤政爱民,不要怠于政事,以免失了天下!”
      “竟”赵云惊得半晌无语“竟有此事?这也太不成体统了!太有辱皇家颜面了!”
      “什么不成体统啊,也就是你们边远州郡之人,不通朝廷消息,不知朝野逸闻,才这般回护朝廷,”
      “现下有气节的读书人、豪门世家出身的士人,哪个不骂‘十常侍把控的无能朝廷?其实大家都认为骂‘十常侍骂的越狠,反对他们反对的越激烈,就是越忠于天子、越忠于大汉,毕竟只有把罪名让‘十常侍背了,才能说明现下大汉这糜烂的天下,不是天子无能造成的,这是真真正正的替天子分忧啊。你想啊!替天子分忧,难道还不是忠臣贤士么?”
      孟达翻个白眼瞪一眼赵云,不满地说道“你看看马超才七岁,张文锦十七岁,可他们两个人现在是在干什么?是在认真讨论‘太平道造反成功的可能性”
      a
      a

31春秋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