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层和更大的利益,反抗它,会被一个叫做帝国、王朝的庞然大物碾压的粉身碎骨,连渣都剩不下一点,不但是渣,甚至是连残留的碎屑都会被扫尽历史的垃圾桶,遗臭万年,永世不得翻身。
      在历史面前,反抗者的名字只有一个,当然不是勇士不是英雄,是反贼!
      当然成功的反抗者才会叫英雄,当然通过马超他们的话,赵云知道眼下显然并不是一个能够成为英雄的时代。
      马超眼见赵云还是不能说服自己,知道这件事应该是给赵云留下心结了,这事看着虽然不大,但是却是事关道义、立场的大问题,是个烦。
      而且是个态度的问题,虽说自己已经承诺给赵云未来的出路和发展的前途了,但是像赵云这样有才能,有思想的人,不会仅仅是为了前途就认同别人的思想,要达到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的境界,首先你要做的是别人的知己,若不知己,别人又怎么会为你效死呢?
      “子龙兄,我有一事不决,请你替我拿个主意如何?”马超拿定了注意,心里思索一番有了想法。
      “额?”赵云讶然道“公子说笑了,公子学问、智识远超常人,不知有何事不决?要下问与云?”
      这可不是赵云吹捧马超,刚才站在一边听马超和张绣二人分析天下时局,马超以史为鉴,将个迷局分说的头头是道,条理清楚、分明,连同为世家子弟的张绣、孟达都完全赞同他的说法。
      像这样一个人能够完全说服别人,让人心悦诚服的场景,赵云见的并不多,印象中少有的那几个人都是宽袍大袖、峨冠博带、神情高傲、不可一世的架势。
      刚刚孟达的略带不屑的神情倒是有几分相似,自己熟悉的师兄张绣虽然平时身上也少有那种气质,但是不经意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流露出来的却也是那种优越感十足,让人十足反感的情绪。
      是以赵云跟张绣的关系在别人看来很好,甚至二人在与盗匪战斗时可以将后背交给对方,两个人也有一些共同的话题,但是赵云其实并不愿意同张绣做一些更深入的思想交流。
      而张绣平常就算是玩耍也更喜欢同自己的伴当胡车儿、胡赤儿这些人一起。
      赵云知道,自己和张绣两个人是过命的好友,但不是知交。
      反而是像马超这般心平气和与人说话,平等的与人交流的态度,让人心生好感、倍感亲切。
      “子龙不必客套,此事委实乃非常事也!故而我才问子龙这非常之人!”马超见赵云夸奖自
      己,忙也送了一顶高帽回去,来而不往非礼也,反正赞美别人又不需要本钱,而且赵云也确实配的上这赞美。
      “如此,公子请直言!”赵云见马超越说越郑重,不敢怠慢忙抱拳一礼,正容道。
      “若有一天,我为将领兵守城,而敌人驱赶百姓、我诸夏子民为前驱掩护士卒攻城,我一直在想,若真是有这一天的时候我该怎么办?”
      马超看着赵云的眼睛,淡淡的说道“我是该下令士卒放箭,不分兵民将攻城之人尽数射杀?
      还是该眼睁睁看着敌军在我方百姓的‘掩护下从容进城然后或投降或战死或自杀?请子龙有以教我!”
      赵云一听此话,登时面如死灰一般,身子巨震。
      良久,才缓缓点头,说道“我明白了,多谢公子指点”
      说罢,赵云又弯腰拱手冲马超行了个礼。
      马超站定不动,生生地受了这一礼。
      赵云明白了!赵云真的明白了,世间事本来如此,要想得到什么必定付出什么。
      灾民们想要活命,就必须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太平道和张角身上,太平道为了能得到更多百姓的拥戴,只能去抢劫更多的世家豪强,继而造反起事。
      朝廷和世家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利益,只能是剿灭太平道,这是根本的无法调和的矛盾,只能是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才能解决的局面。
      赵云要么看着太平道起事,被朝廷绞杀,自己不闻不问;要么跟随朝廷和世家一起剿灭太平道,维护自己一直以来忠君报国的信念;要么加入太平道,暂时的救民于水火之中,做那一时的英雄,然后变成故纸堆里的反贼。
      那么,接下来赵云要做的就是自己内心的选择了。
      不闻不问,飘然远遁?不符合赵云的性格。
      协助朝廷绞杀太平道的普通信众穷苦百姓?赵云做不到这么冷血。
      跟着太平道造反起事?虽然这个想法经常恍恍惚惚的萦绕在赵云的心头,让赵云时不时的有一些冲动,但是,这违背了赵云的信念。
      既然这三条路,都走不通,那么赵云就只能是跟着马超他们一起对付张角,先下手解决了张角。
      这样一来,既不违背自己的信念为君分了忧,又未曾亲手杀伤平民信众,没有罪恶感,至于未能做成那被称为反贼的英雄这点遗憾,赵云只能忽略了
      a
      a

32太平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