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元表字公始,汉中人也,其先祖秦时为匠作监,世代冶铁制刀,少居蜀中铁业兴盛之地,熹平末,得友人马钧相邀于扶风冶铁造刀,其冶铁之法大异常人,所制之刀,刃有云纹,可开金裂石。
“先前德衡兄在书信中说公子对工术技巧之道极为看重,某以为公子只是年少好玩乐,看了些奇淫技巧的事物,见猎心喜罢了,后来,到了此处德衡当面说起公子言‘工术才是天下之本又说公子对技术和匠人推崇备至,又得知公子亲自改造‘蔡侯纸某大为震惊,但是午间在造纸工坊见过‘印刷术后某才对公子佩服的五体投地啊,谁能想到公子年方七岁的一介贵公子,能亲自屈尊降贵于金、铁、木、石之间,精研这晦涩难言之术啊”蒲元大肆感慨一番。!22ff
马超倒是有些惊讶,此人面貌粗狂、凶恶但是言语却是极其清晰,不但清楚的表达出了自己的心情和对马超的认识还夸赞讨好了马超一番。
比起不善言辞表达只醉心技术的马钧来,此人到的确像是见过大场面的人物,想想此人是匠作世家出身达官贵人也不知道见了多少,比起马钧这种横空出世的奇才,惯于处世为人之道马超也就释然了。
马超笑道“先生若是再这般夸赞下去,小可当真会飘飘然了,只怕以后都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
“哈哈哈”众人被马超这句玩笑话逗乐了,气氛也一下子融洽了许多。
“今日来先生这冶铁作坊,是为了观看先生独步天下的制刀之术而来,先生可否引小可等一观冶铁制刀之全过程呢?不瞒先生,小可对冶铁之道也略有心得”马超客气的说道
“额?公子说是有心得,那定然是非同一般了”蒲元满是期待的说道“在下便领着公子一行从头开始细细看起如何?”
“甚好,正合我意!”马超点头道
“公子请,诸位且随我来”蒲元当先领路
马超他们是从东边院落过了桥来的,这桥边是淬火磨刀工坊也就是最后成刀的所在,蒲元领着几人出了工坊沿着工坊外的道路向西边边走边说。
蒲元带着众人来到了工坊的最西端,这里南北并列这两个工坊,蒲元先带着众人来到了北边的工坊,这里整齐地码放着一大堆干燥上好的木炭,蒲元解释说木炭是烧炉的最好燃料同时木炭里边的一些东西在高温中可以进入铁水中形成一种特有的物质,这种物质正是决定铁软硬的重要物质之一。
马超心中明白这就是含碳量的问题,令马超忙问是否天下所有工匠都知道这种‘炭是决定铁软硬的关键所在呢?
蒲元道只是极少数能称为能工巧匠的冶铁高手才知道这个道理,大部分工匠只根据传下来的经验知道木炭是最好燃料而已。
与木炭工坊并列的是原料工坊,大批分门别类用木牌注明的矿砂整体堆放在这里,马超看到最多的是红色的铁矿砂。
接下来再往东走是冶炼工坊,这里竖立着大大小小高矮粗细不等的各种熔炉,蒲元介绍这里共有二十种炼炉,以炼制各种软硬大小用途不一的材质所用。
蒲元领着马超看了一个将要出炉的钢渣道这一炉已经烧了三天,炉内的铁砂已经烧好了,而且已经冷却了三个时辰。
说着那工匠开了炉将已经烧好的一块尺许见方的铁渣团用火钳架出炉来,蒲元为了让马超能清楚的看到铁渣内部的情形便令工匠用凿子将铁渣剖开,剖开之后马超几人看到了剖面成蜂窝状的铁。
工匠将所有铁渣收集起来,放进另一个烧的极旺的火炉内,再次烧炼提纯。
蒲元又带着马超走向另一个已经二次烧炼过即将压榨的铁块跟前远远的站定,只见工匠将铁块放在铁砧上又将铁砧上方一个用绞盘吊起巨大的锤头状的圆形铁柱迅速落下,大铁柱狠狠的砸在铁锭上,砸的铁锭火花四溅,大铁柱将铁锭死死压住,蒲元说这个铁柱重逾千斤是熟铁所铸,这个过程叫压制,是将铁锭压制成坯。
蒲元又领着众人向前走去,前面是将坯锻打成铁条的工坊,锻打成型后再将铁条放进炼炉加热,加热之后在铁砧上锻打成刀条。
马超看到比较有意思的是那个锻坯成条的锻锤是用造纸工坊那种水利机械装置为动力的。
蒲元领着众人继续观看,锻打成的刀条表面还是坑洼不平的纹痕,于是工匠在讲刀条回炉加热继续锻打直到表面光滑平整为止这个过程就是千锤百炼,百炼成钢了。
得到满意的刀条之后在锻打出刀锋完成整个刀的形状,
44汉中蒲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