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
“令名、孟达你二人倒是会取巧”马腾点头轻笑。
“呵呵”
“嘿嘿”
“文锦,有何见解?”马腾见张绣若有所思,出言试探道。
“将军,末将以为皇甫嵩、董卓、韩遂三方俱是手握重兵朝中又有所依仗之人,如今三人见解不一相持不下,若将军无其他提议,我等大可继续观望,坐等意见统一支持众望所归者便可,若是意见不能统一,我等便告辞而去回转军中,是战是和等左车骑将军号令便可”
张绣拱手抱拳道“末将浅见,言辞不当之处还望将军勿怪”
马腾摆手笑道“好,文锦这番见解正和我意,这也是眼下最为妥当的对策”
“将军”
杨阜抱拳为礼道“末将请将军与盖大人明日与傅大人详议一番,傅大人与左车骑将军共讨黄巾,据末将所知二人交同莫逆,遇事见解多有一致之处,盖大人对此知之甚深”
盖勋皱眉道“以某对南容兄的了解此次他并不认同皇甫义真等人的做法,同我等一般尚在观望中”盖勋说完示意杨阜继续。
“既然傅大人同盖大人想法一般,末将斗胆,请两位大人与法季谋大人、杨文先大人一同以将军为首成为第四方势力”杨阜说完,马超、张绣、盖勋、马腾四人猛然抬头眼中精光一闪。
“呵呵,寿成兄如何?”盖勋低声一笑看向马腾。
“佩服”
马腾向盖勋抱拳道“元固兄不愧‘六大谋士之称”
见众人面露愕然。
“元固兄曾对我说起此事”
马腾解释道“元固兄曾言道:若联合中立势力势成关凉第四方势力,附议者众多”
杨阜忙道“盖大人明鉴,末将倒是献丑了”
“英雄所见略同,义山不必谦逊”马腾笑道。
盖勋面色一正向马腾抱拳道“黄巾灭时,汉阳名士闫忠曾对皇甫嵩言,趁彼时手握重兵南面称制,皇甫嵩未用其计”
“然而机事不密为天子得知,故天子常忌惮皇甫嵩,而今皇甫嵩兵不过两万又有董卓掣肘,自保尚且不足又如何能成大事?”
“况且皇甫嵩、董卓各为党人、太后效力,韩遂为大将军臂助暗怀鬼胎,已然不是为我关、凉计,故而我等观望此事”
“当此时也,寿成兄手握精锐,羌人称为‘神威将军得羌胡敬重,联合各方中立之士,真正为我关、凉、士子、军民计,假以时日重振关中马氏威名必取皇甫嵩、董卓而代之成为新的关凉领袖”
盖勋说完,一直沉吟不语的赵云突然抱拳施礼道“末将跟随将军不久,虽知关凉势力错综复杂与朝廷各方纠葛甚深,然而将军一年之内以司马之职晋身中郎将之列,与董卓、皇甫嵩等经营多年根基深厚之辈,平起平坐足见将军战功卓著”
“如今将军与傅大人,盖大人,杨大人等意欲联合成为朝廷中外戚、宦官、党人之外的第四方势力,末将敢问将军:以将军为首的这方势力,意图何在?是要取代皇甫嵩、董卓等人之势力成为关凉新的领袖而为关凉系争取地位权势?还是另有所图?末将无礼之处将军莫怪!”
“子龙问的好!”
马腾抚须道“凉州羌人多年反叛,现今已成为由汉人军官领头的叛乱,这与凉州官府、高级军官和低级军官、羌人贵族、汉族士兵、汉人平民、羌族士兵、羌人平民之间的对立干系极大,而导致其对立的原因则是此前的朝廷对羌人的意见态度不一而造成的!”
马腾见众人听的仔细便又道“此前三任护羌校尉‘凉州三明中的前两位皇甫嵩的叔父皇甫规皇甫威明,张奂张然明,这二人主张以抚为主将羌人内迁与汉人杂居教其农耕之法,此法虽费时费力,然而却能永绝后患”
“而段颎段纪明主张以剿为主,其为护羌校尉期间灭绝了十几个羌人部落如先零羌等大部落也被其蚕食大半,从当时看这方法极为有效,而且也确实慑服了羌人。”
“但是其种族灭绝的做法太过血腥遭到了朝中士人的强烈反对,而皇甫规和张奂也极力反对段颎的做法,朝廷也在这两种策略之间摇摆不定是以酿成祸患,羌乱不断,说实话持这两种策略的人只要各退一步便是个极好的办法!”
“而现如今的情势与当年又有几分相似,皇甫嵩是皇甫规的侄子又是士人支持的自然还是赞成以抚为主,董卓是段颎的部将而其人又颇有胡人风范多有杀戮,信奉强大的武力,自然是以剿为主的。”
“而韩遂却成为了羌人的领军人物,在二者中间摇摆不定,三方各自代表者其身后的势力在凉州博弈,因此现在三方势均力敌不能达成一致的目标,皇甫嵩又为天子所忌,此次最多也只能将韩遂赶回西羌”
马腾说完众人都是一阵叹息。
马腾却神色一变,朗声说道“而今某为破羌中郎将,某意待此番战事一了,即剿抚并用,七成服我大汉律法管教者赐予土地,打散内迁至陇西、汉阳等地与汉人杂居驯服之,三成不服者灭杀之,以显我大汉天威不可触犯!”
“现今凉州又有傅大人,盖大人等忠贞能臣主政,义山、庞恭等贤士可人尽其用,如此必然政治清明,只要我等主政之人不再内讧,如此恩威并施之下二三十年间,当可根除羌患!”
赵云听罢拜倒在地“将军一腔热血,满腹忠义,拳拳之心,云却疑之,今听得将军肺腑之言,云原为将军效死命!”
众人齐齐拜倒在地“我等原为将军效死命!”
…………………………………………………………
凉州刺史傅燮房中。
“今日皇甫将军同董卓、韩遂”
傅燮皱眉道“三方意见不一,大事无望。待明日我欲同元固兄、寿成兄商议同进退,诸位意下如何?”
赵韪道“大人所见甚明,皇甫将军自保已然不足,董卓、韩遂野心勃勃,此次恐难成大事”
庞恭道“大人同盖大人、马将军有同袍之谊,今马将军手握重兵,性格宽厚、为人忠义可托以大事”
傅燮点头,眉目一展,面露欣慰之色。
………………………………………………………
破虏将军董卓房中。
“今日之事,不出文优、文和所料”
董卓面带笑容道“韩文约虚张声势,所图只不过扩充势力而已;皇甫义真左右为难,唯自保而;马寿成、傅南容、盖元固、法季谋、杨文先坐观大局”
李儒道“皇甫嵩坐失良机,悔之晚矣,如今只等天子诏书,将军便可取而代之。”
贾诩点头道“文优兄所言甚佳,皇甫嵩去职,将军号令关、凉,徐徐图之坐等天时必可入主朝堂”
“哈哈哈”
………………………………………………………
成公英房中。
成公英道“今日果然毫无头绪,正合我意”
闫行道“皇甫嵩、董卓意见不一,我等一切照旧”
杨秋“如此一来,便无人烦扰,正是我等壮大之时”
成公英“马寿成、傅南容、盖元固处还得暗地交好才是”
阎行“明日我便去寻我那贤弟”
“呵呵”
“嘿嘿”
“好”
………………………………………………………
左车骑将军皇甫嵩书房。
“罢了,尽人事知天命吧”
皇甫嵩一脸忧色“诸位都歇了吧,明日再议”
闫忠“明公,不必忧心,明日或有转机”
皇甫郦“闫先生是说马寿成、傅南容?”
“正是”闫忠点头道。
皇甫嵩双眼一亮“闫先生明日同坚寿前往一探”
闫忠、皇甫坚寿“喏”
…………………………………………………………
三日后,董卓、马腾、傅燮、盖勋、成公英等人齐齐告辞皇甫嵩各自回转本部。
金城太守法衍因金城郡尚在叛军手中,征得皇甫嵩同意自回扶风募集兵马备战,京兆尹杨彪留守长安协助皇甫嵩。
a
a
94四方角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