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卷六十九:“赞曰:秦汉已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喏!学生谨记夫子教诲!”马超虚心的接受了蔡邕的训诫。!22ff
      见马超如此表态,蔡邕面露微笑“不知你适才讨论的是何学问?不妨说来听听”
      “喏!诸君对学生三字经中‘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之说辞有疑问,学生便当面向诸位师兄解释”
      马超再一次向众人灌输了一番天文知识和‘地球的理论。
      “地球?你所言‘地圆之说,虽有先哲诸子之学说为证,然却都是假说、推断、臆测,可有何实证为之佐证?”
      蔡邕虽然不反驳马超的‘地圆说却也如同卫觊、华歆一般需要马超拿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证言。
      大汉的知识精英们都不是好糊弄的
      “夫子,据学生观察和研究有三个证据,可以证明学生的‘地圆说绝非妄语”马超打起精神。
      “据先哲的记录和学生亲自观察,月食是由地球的影子遮住了月亮形成的,而月食时月亮的分界线总是凸起的,分界线形状由地球表面决定,由此可知地球是球形的”
      “二是,学生夜间行军时,从北向南或从南向北走,总会看见有的星辰从前方大地的尽头地平线处升起,另一些星辰却在后方地平线下消失,另外,有记录说,越往北方走北极星越低,越往南方走北极星越高,由此学生认为大地是圆形的”
      “三是,学生听许多人说过,船只靠岸时总是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而出港时正好相反先是船身后是船桅渐渐消失在视线中,由此可知大地是球形”
      马超这一番理论说出来之后,明经殿中一片安静,所有人都在思考者马超这番话。
      要知道儒生们虽然整日里谈书论经,但是他们并不是四门不出,闭门苦读的人。
      恰恰相反,他们反而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具有远行经验的人,很多人都有外出游历、求学的经历。
      这明经殿中除了极少数的雒阳官宦子弟之外,绝大多数都是从外州、外郡远来。
      但是,他们在远行途中可曾留意过星辰方位吗?
      北地幽燕凉并的士子注意过北极星的方位吗?
      沿海的青徐吴越士子注意过海船消失的景象吗?
      有人观察过月食吗?看到月食是弧形的很容易,但是由此能联想到地球是圆的吗?
      明经殿大多是饱学之士不假,而且很多人以后会成为文学家、政治家,但是马超知道这里边没有哲学家。
      没有先哲诸子般的思想就意味着没有人能从那三个简单的事实推论出地球是圆的这样超越凡人的论断。
      这下可好,从地球到天文形象,再到地理,从三字经到千字文,马超的学问成了太学的新话题。
      此后的时间里随着讨论的深入,马超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儒法之争,盐铁会议,石渠阁会议,白虎观会议这些常备内容常常被拿出来考问马超,简直像是考试一般。
      太学生们总想着要扳回一些局面,好在马超这厮虽然学问不甚精深,但是胜在强闻博记,用无数超越时代的论点和结语遮挡,总算不至于出乖露丑。
      令马超庆幸的是有人喜欢问一些蹬车,造纸,印刷这些技术类的话题,这更是替马超解围,这厮大谈什么技术创造人类社会之类的话题,什么建筑,道路,四轮马车,几何,数学反正是什么话题标新立异他就说什么。
      总算在太学里辩论了三天后,在马超即将词穷又要回到经学学术的内容之时,马超的准岳丈替蔡邕替马超解了围,将马超带出了太学。
      出了太学马超也不得清闲,早前已定下来要去蔡府登门拜访,这件事情上马超的族叔光禄大夫马日磾尤为上心。
      毕竟马日磾当日可是当着马腾和关中三辅有头有脸的士族们的面拍了胸脯作保的,当然马日磾和马腾热心于马超和蔡琰的婚事的原因除了郎才女貌极为登对之外是另有用心的。
      马家为三辅望族天下知名的世家,在关中、凉

113关东关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