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得不说,修法之人似乎都有着很不错的艺术天赋。
      孙恒的小院依山而建,重檐叠楼,精巧雅致,凌空欲飞的飘逸之姿,犹胜求仙观一筹。
      至于房屋结构不稳,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问题。
      几道法术下去,岩石就变的坚固不少,不能支撑的也能撑起来。
      小院石面光滑如镜,墙下栽有竹菊,墙上爬满蔓藤,芳香扑鼻,鸟声轻鸣,倒是在这堪称险恶的地方生生营造出一个祥和的氛围。
      孙恒要求的五层阁楼,也矗立其间。
      高达七八丈的楼阁,飞檐挑柱,碧瓦如洗,经由一段时间的风吹雨打,更是多了份稳固厚重之感。
      顶层,一展屏风横隔正中。
      几张玉案随意的摆放在四周,玉案上各种书册、武功秘籍凌乱掀开码放,一片狼藉。
      孙恒披散着长发,仰躺在一个躺椅之上,身躯随着椅凳的摇晃,来回起伏。
      这是他自己仿照前世记忆做出的躺椅,造型别致,让寒山道人都惊叹不已。
      当然,这其中有几分夸张、几分刻意,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此时孙恒双眸带着些许的血丝,精神里透着股疲倦,衣衫也不如往昔周正,与他以往的形象几乎判若两人。
      “孙先生。”
      寒山道人一脸恭谨的立在楼梯旁,束手而立:“可供先天高手修行所用的丹药本就稀少,先天后期的更是罕见,只有渊山和京城才有供给。下面的登仙司因为用不到,所以早就舍弃了。”
      “不过先天养神魂,一些我等修法之人壮大神识的丹药,先生一样可以用。”
      对于孙恒的身份,数月过去,寒山道人也差不多有了些了解。
      毕竟,天下间先天后期的高手就那么多,渊山虽远,但万蛇窟之主的名号还是在登仙司有记载的。
      不过,就算是知道了孙恒的来历,此时的他也没了反抗之心。
      “嗯。”
      闻言,孙恒躺在那里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他当初不愿意离开渊山,很大部分就是这个原因。
      随后又问道:“丹方哪?”
      “倒是有几个丹方。”
      寒山道人接口,道:“只不过……,没有炼丹的人。”
      “没有炼丹的人!”
      孙恒眼眸微动,道:“这是什么意思?你们的丹药难道都是自京城发来的,就没有自行炼制过不成?”
      “当然不是。”
      寒山道人苦笑:“但炼丹师大都是修法之人,炼制的丹药通常也是我等服用的,平常也就炼制一些武者常用的疗伤丹药,可供修行所用的,却不怎么炼制。”
      “如若让他们重新尝试炼制先生所需丹药的话,怕是会浪费不少。”
      孙恒闭眼,轻轻叹了口气。
      他就算再是豪富,也不可能如此浪费,去供养一位炼丹大师炼制丹药。
      要知道,每一位炼丹大师,往往都是要举一宗门或数郡修法之人之力,才会有所成就。
      但武道修炼,至先天之后,就越发的艰难。
      如若不借助丹药,以孙恒的估计,怕是最快也需二十年,他才能把真气修至先天圆满!
      这还是他底蕴深厚之故!
      孙恒虽然年轻,修炼的却是顶尖功法。
      在内气境,有九窍宝珠提纯内气,千年蛟珠提供能量。
      在先天境界,更有万毒珠内堪称海量的毒力可供炼化,至先天后期之前,一片坦途。
      可谓是底蕴深厚,机遇超凡!
      但先天后期,真气不止需要海量的积累,还要耗费心力一点点的凝练。
      真气凝练的越纯粹,实力也就会越强。
      据蒋离随笔所记载,也只有如此,真气才可最终转化为法力。
      或者,尝试冲击那武道至高无上的宗师境界。
      在这一点上,不论是蛊神经,还是金刚不坏神功,他都已修炼至顶点,于他再没有了助益。
      至于壮大神魂之力的东西,他在渊山也曾服用过。
      也许是两世为人,又吞噬了那凶猿魂魄的原因,孙恒神魂之力强悍,那些丹药对他效果不大。
      “罢了!”
      叹了口气,孙恒轻轻摆手:“把丹方留下,先尝试着收集一下上面所需的药材吧。”
      “是!”
      寒山道人点头,当即从怀中取出几张记满自己的纸张,放玉案之上。
      “那,在下就不打扰先生休息,这就告辞了。”
      “嗯。”
      孙恒点头,待到对方迈步就要离开之时,他又双眼一睁,猛然开口:“等一下!”
      “先生还有什么事吩咐?”
      寒山道人顿足。
      “我认识一个人,他叫明玉道人,善于炼制丹药,尤其是武者所用的丹药。”
      孙恒从躺椅上坐直身躯,凝声开口:“据我所知,他在军中服役的年限已经到了,很有可能已经回来。”
      “哦!”
      寒山道人双眼一亮,急忙问道:“那这位明玉道友,是哪里人?”
      “东阳府人。”
      孙恒疲倦的面上带出些许的笑意:“你去一趟东阳府,我手书一封,如若他在的话,就转交给他,邀他来此地一趟。”
      “是!”
      寒山道人点头。
      随即孙恒就直起身子,在一旁的玉案上拿了纸张,挥笔写就一封书信,交由对方。
      待到寒山道人告辞离开不久,又有一人缓步踏上石楼。
      “孟姑娘,你来了。”
      见到来人,孙恒不禁轻轻一笑,面上绷紧的表情也略显放松。
      “你还是叫我秋水吧。”
     

016 本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