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睿在其生命的最后阶段,在身体最为孱弱和神智最为昏?之际,却为了他最放不下心的,即将继任大统的太子司马绍做出了,他能最出的最好安排。
第一:司马睿忌惮王敦反骨已生,畏其将来欺少主年幼,再生祸事,所以就算是拖着病体,也要将长隐于林的南顿王司马宗请出隐庐,碍于其年岁已高,虽不入朝,却加封为镇国公,坐镇建康司马皇室。
早年间,南顿王司马宗曾有恩于王敦;或者说王敦欠着司马宗天大的人情,所以如今,能镇得住王敦的,也只有他了。
第二:现在整个大晋仍然是门阀世家的天下,司马睿曾擢升起于微末的刘隗、刁协等人,说是被王敦杀死、逼走的;还不如说是被旧有士族势力借力肃清的。
司马睿经此一事,明白了现在以“新”抑“旧”还操之过急,只能从旧有势力中培植新秀,让其能与王导抗衡。
他挑选了亦是出自名门的颍川庾氏庾亮,与庾氏联姻,赐婚于庾亮的亲妹妹,欲将其嫁与太子司马绍,有这样一个未来是皇帝的大舅哥身份的人,才能有未来和皇帝亲娘舅抗争的资本。
所以王导和庾亮二人同时授命为托孤大臣。
第三:卞壶。此人性格孤绝,长期任职于吏部,认法不认人,不攀附权贵,不结私营党,清贫自安,清明严苛得甚至有些直愣,亦是因此常被朝中的同僚诟病和嘲笑。
而且此人任劳任怨,就因这吃尽苦头也尽心竭力只为把差事办好,不求高恩后赏的清奇个性,才得以在风云诡谲的朝堂上另辟了一条生存之道,亦才会得世家权贵们所容忍。
任此人为第三位托孤大臣,亦是看中了他的刚正不阿的秉性。若日后朝堂风云变幻有人携私乱政之时,司马睿企盼此人能恪尽职守,守卫皇权,守护司马绍。
年关,是所有年迈的老人和身染重疾的人每年最怕过的坎儿。
司马睿终究是没能挨得过年关就薨逝了,谥号晋元帝。皇太子司马绍顺继大统。
司马绍于束发之年登及皇位,凡朝中政务却无擅专之权,均要问过王导、庾亮、卞壶三人后,经三位商议合计后才能定下的决策,方可用玺宣召。
对此,司马绍也不甚其烦,少年心盛气傲,他觉得自己不需要什么先帝遗命的托孤大臣,他相信自己有能力理国亲政,对于卞壶这个众人眼里的“愣子”不屑一顾;对于王导这个看着自己长大的亲娘舅是不得已而容之;而对于庾亮这个自己未来的大舅哥,怕自己大婚之后,对自己会多有掣肘,所以以自己尚且年幼为辞,一再推迟婚典大礼。
春来伊始,万象复苏,新一轮的生命轮回为了挣脱冰凌的冻结束缚,卡嚓卡嚓地,以极为艰难姿态再次开始轮转;南渡之后的大晋王朝,在王导、庾亮、卞壶三人为首的辅佐下,晋明帝司马绍的新一届朝廷开始了它的运作,改年号太宁。
第九十五章 新帝登基垂鸿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