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血祭旗 挥兵建康[2/2页]

晋起龙骧 啊梵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世人都道我是‘活神仙,能窥得天机,测吉凶祸福。可在下只不过是个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普通凡人而已,哪里能窥得到什么天机,只不过是审时度势,看人心,推事序,借此来作推演判断罢了……”
      “喔……那还请先生不吝赐教,是怎的就看出我此次举兵必败呢?”王敦不愠不恼继续问道。
      此时郭璞才转过身来面对着王敦说道,“此次起事,论天时地利人和——将军皆不占利:
      若论天时,几十年前你王氏兄弟于狂澜之际,于江左再建大晋,可谓顺风顺水一蹴而就,那是授天命,应天时之举;而如今经元帝(司马睿)一朝后,大晋政局渐稳,若再行反复之事,就是逆天而行。
      再论地利,武昌居于长江上游,建康处于长江下游。初时乍看将军可带兵顺流而下,弹指间轻易就能抵达建康……可离开了此宝天福地,将军将会举步难行;换言之,武昌易守难攻,若将军自弃武昌而去,则毫无地利可言。
      三则若论起人心。将军应该比在下更清楚,这么多年来,若不是王司空(王导)担着、搂着,论起将军多年来在朝堂上的横行无忌,树敌无数,何来人心?再看百姓,生于这多灾多难的世道,屡遭变故,谁还愿意再摊战事?”
      王敦挑起眉毛,侧脸问郭璞,“阁下莫不是朝廷请来的说客?或是派来探查我方军机的?”
      郭璞淡定地轻轻摇了摇头说道,“若论郭某此番前来真有私心的话,就是请将军止战止殇,莫再无谓地平添冤魂,堆积尸骨了……”
      王敦一脸不以为意地说道,“阁下,那么会算,不如乘此良机,为你我二人都算一算寿数如何?”
      郭璞亦是沉声一笑道,“若将军执意起兵,则命不久矣;至于在下,怕是明天就是大限……”
      王敦亦是一脸嘲讽地笑道,“不知阁下又是怎的算出来的?”
      面对王敦的讥讽,郭璞不以为意沉着说道,“久闻将军深熟医理,应该知晓自己的身体。在下观得将军三阴气冷色寒,恐者命不久矣;且在下听得将军的声音虽洪隆有力,却不似发自胸腔,而是像提全身之气由丹田处虚发……看来将军亦是常年沉疴缠身。
      至于在下的寿数,亦不是算出来的,而是看到了将军腾腾的杀意……”
      闻至此处,王敦拍案大笑道,“有理,有理……那我就借先生人头一用,明日祭旗,以振我军士气。
      来人啊,将郭璞押下去!”
      待侍卫带着郭璞,屋内四下无人,王敦卸下伪装,一手扶腰,一手扶柱,不掩病痛地又轻轻坐下,昏黄的灯光映到他的脸上,阴恻恻地如魔似鬼,不变的依旧是那眼神,坚毅果断……
      他又怎会不知自己的身体状况,可真的是无路可退了,就算不起事,司马绍也绝不会再容得他,还不如乘还有口气在,搏命一拼,想最后能在闭目之前把他的小儿司马裒拱上皇位。
      第二日,郭璞血祭战旗,万千士兵在齐声呼喝中拔营顺江而下。

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血祭旗 挥兵建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