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关于神潼关会船的补充[2/2页]

逝水东流不复还 大耳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
      遥指杏花村。
      还有人把它改成小剧本。
      清明
      清明时节。
      雨纷纷。
      路上。
      行人:“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杏花村。”
      以上是笔者二十几年前在某杂志上看到的,觉得有趣,就记住了。那时记性好,到现在也没忘掉。
      后来说给朋友听,朋友告诉我,上说,此诗把每句前面的两个字去掉,照样是一首好诗,还比原诗更简洁。路上二字,借问二字的确是多余。牧童二字也是可有可无,有了则明白,没有了则含蓄。清明二字也可无,因为题中已出现“清明”二字,诗中不写,人家也会知道。此段议论虽是出现在那本书中当作笑话来说,但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时节雨纷纷,
      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今年是清明节纳入法定假日的第一年。清明节在国人的印象中现在就剩下扫墓祭祖,缅怀先人了。这虽不能算是误解,但起码是不全面的。其实,传统节日无论是内涵,还是内容,都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要太沉重,更不要单调。轻轻松松过节。
      春暖花开,我们有很多选择——
      植树。
      踏青。
      旅游。
      放风筝。
      荡秋千。
      吟诗唱歌。
      值此第一个清明假日来临之际,笔者再次诚邀广大博友去神潼关看会船。

关于神潼关会船的补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