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郎,你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啊!”有看这几章的朋友一定早已按捺不住了。
不但按捺不住,还会有疑惑:“大耳郎,你花这么多的笔墨,用这么长的篇幅来描写皖南、徽州,到底是何居心?!”!
非是大耳郎“江郎才尽”在凑字数,故意这么写当然有自己的用意。
大耳郎不惜笔墨,挖空心思,用洋洋洒洒数万言描写皖南、徽州,肯定有自己的目的。
首先,萍的人生又面临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他必须做出抉择!而在这之前,他要尽快忘去痛苦,告别过去,才能迎接新的生活。
萍寄情于山水,不是逃避,是寻求解脱。他在寻找精神的寄托,心灵的慰藉。
其次是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旅游的朋友比较多,大耳郎把以往的旅游经历编进书中,一是和朋友分享旅游的快乐,二是为大家节日期间出游提供一份参考,同时大耳郎这几天比较忙,也想借此放放松、偷偷懒,毕竟写游记比起写小说来要轻松许多。
大耳郎虽有卖弄之嫌,然也是出于一番好心与好意,望大家谅解!
大耳郎
2010-9-28
言归正传。
萍是扬州人,扬州什么地方,相信不用笔者再介绍,天下人都知道。
春风散管弦,歌吹是扬州。
谁家无画鼓,何处不银筝。
300年前的郑板桥就说:“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所以,耳濡目染,萍不可能不喜欢徽州这种古色古香的地方。
也许有人鄙夷说:“扬州,青楼之地也,狎妓之风一度盛行……”这话也不假,扬州同样以美色著称于世。
这是由她的城市性质决定的。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古扬州是个国际化大都市,明清时期排名进入国际前十,据说当时国库收入的一大半来自扬州的盐业税收。同时她又是一个休闲娱乐消费型城市。以致到现在,扬州还是靠这些来吸引游客。比如:扬州的小吃,扬州的玉器、漆器、古筝,扬州的“三把刀”,以及剪纸金银挂件等等小玩艺儿。不过,最有名的可能还是扬州的洗浴休闲文化吧?
徽商的阔派萍很小时候就有所耳闻,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在澡堂洗澡,听跑堂的老师傅讲过一个“徽商之子洗澡的故事”。
徽商之子洗澡换洗的衣服都是一次性的,就像现在有的洗浴中心提供的一次性内裤一样,一脱下来就扔掉。
 
忍不住又要插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