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一直在扩大,从1978年前的236:1扩大到2009年的331:1。中国的贫富分化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那么,是什么让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倾向于农村、个体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进入9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政策取向由扶持个体私有制转向扶持国有经济。c66c
不同的政策产生不同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人均家庭收入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那十年也是中国脱贫成就最显著的时候。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在那段时间共有144亿人脱离贫困状态。到了90年代,农村居民的收入从80年代的两位数字增长急剧下降到4%,脱离人口也只有6200万人。
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城市化会促进家庭收入的增长,进而刺激消费的增长;但中国的城市化把23亿农民变成“农民工”,却没有拉升中国的消费。
“农民工”把打工收入的40%存进了银行!
“农民工”比城市居民收入低,却比城里人更爱储蓄。
城市化带来的增长之所以没有在消费行为中体现出来,是因为公共服务的欠缺抵消了这种增长。“农民工”虽然在城市里工作、生活,但不能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机会。
城市和农村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人口密度高,消费需求集中,能够减少交易成本,有利于发展服务业。这种经济上的规模效应是近代以来全球性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市化往往带来消费上升。
但中国是个例外!
“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其主要消费还是在农村。他们挣钱、存钱主要用于供子女上学和在老家盖房,仅前者一项,就占到“农民工”总开支的三分之一之多。如果“农民工”的子女也能够像有城市户口的孩子一样,进入收费低廉而资质更好的公立学校读书,“农民工”的实际收入就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所以,城市如果能给有职业、长期居住的“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就能够降低他们的储蓄率,从而促进消费。
重庆的人均收入比上海的人均收入低很多,不是因为重庆城市居民收入比上海城市居民收入低很多,而是因为重庆的农村人口比重比上海高很多。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东部省份,收入差距在缩小,这说明地区间的收入差距背后是城乡收入差距。
这是中国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
-----------------
现在许多人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贫困差距缩小了很多,到90年代却急剧扩大。
中国本来有机会让工业分布在农村,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让更多人在城市生活,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可是现实却是,2亿以上的“农民工”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奔波,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发展失衡是当今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城乡差距的显著扩大已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难题。
中国错过了缩小城乡差距的机遇!
-----------------
在年初承诺:在接下来的三年任期内,他将把主要精力放在促进公平分配上。
在过去的几十年,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如何增长经济,但在“十二五规划”里,分配被看成和增长同等重要的事情。
改造分配现状需要很长时间,但政府各部门的表态、规划和政府表明,改变分配不公的现状已成为中国当前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贫富分化的严重程度。
经济总量的急剧膨胀往往带来收入差距拉大和贫富分化,类似的情况在几乎所有经历过快速增长的国家的历史上都出现过。各国过置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有一些国家成了当今世界上的“成功国家”,另一些国家要么陷入动荡不安的泥潭,要么重新回到贫困的深渊。
改革考验政府的意志、勇气和能力。
导致贫富分化的因素很多,关系到中国深层次的问题,专家也有不同的观点,而且还在争论。
附:
“三大差距”致收入失衡
不能单靠“涨工资”
十七届五中全会正在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定调”。种种信息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在未来五年的改革中得到全面加强,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省市相继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少地方更是借机出台“工资倍增计划”,以增加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时间,“涨工资”成了一个热门词汇,也为普通劳动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与此同时,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也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2010年上半年,记者应邀参与民盟中央“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专题调研。通过对广东、上海、河南、贵州等地的实地走访,对收入分配机制改革有了一些客观认识:解决收入分配失衡不能单靠“涨工资”,关键还在于分配机制的完善。
分配失衡的根源在“三大差距”
改革开放30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有效激发了中国人追求财富的热情,也在客观上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然而,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分配不均又成了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317,2006年则升至0496,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04的“警戒线”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失衡的数据背后,有着相当深刻的内在根源。
其一,源于“二元分割”的城乡差距。民盟调查数据表明,广东省城乡居民收
城乡差别拉大收入差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