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有吓人的。仿佛故意要给“狂欢”的人们泼上一盆冷水,在一个电闪雷鸣、风狂雨急的后半夜,又凭空遍地里响起地震警报。
那尖利的警报声通过高音喇叭划破漆黑的长空,直刺人心!萍记得,后半夜防震棚区只要还懂点儿人事的都没敢睡,等待着地震和死神的降临!
这是“”期间,萍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还是就是物质的贫乏,主要是挨饿,一个饥肠辘辘的童年。
但萍的童年还算幸运的。
萍是长孙,萍出生前,三个伯父一连串生了十二个女孩,萍出生时是“四房合一”的独苗。爷爷奶奶最宠他。
萍又和外婆家一个村庄,相隔一节田远。农村有句童谣,“外孙是婆婆庄上一条狗,前门打,后门走。”
所以,每当萍在家吃没饱,或感到腹中饥饿的时候,要么去奶奶家,要么去外婆家,总能蹭到吃的。
但是到后来,混吃混喝越来越难。随着伯父们分别都有儿子,舅舅家人口也增添,混到吃的喝的就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差,而且还要看婶娘和舅母的脸色!只能蹭到一顿是一顿。那个时期长大的的孩子,饭量都很大,胃都撑大了。
萍一直有这样奇怪的想法,为什么现在自己的饭量这么大?这么能吃能喝?都是那个时期撑大的!
而这时候自家的弟妹更多了。
对萍来说,父母的婚姻是个谜。母亲比父亲小九岁,他们结婚的时候,父亲已经二十九岁,母亲才二十。他们是怎么走到一些的?萍想像不出。
第三章 “文革”印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