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松的,种上一茬一茬的庄稼。有些人说是那李战留下的人,有些人说是她死去丈夫留下的人,也有些人猜测她又勾搭上了县里的谁谁,因为他们经常看见她挽着竹篮一趟趟地往县城跑,每次回来要不是鱼,要不是肉,最不济也有些米面。在那个物质匮乏到极致的岁月,闻着面香的人们垂涎三尺地说,她肯定是跟了日本人。然而从没有日本人在她家停留,后来村里的女人们又开始怀疑自家男人,哪怕明知道自己家的那位怎么也弄不到一口吃的,但还是多疑着,后来她生下一个儿子,大家都等着看她儿子到底长得像谁。可孩子堂堂的外貌,三口村是断然找不出一个的。
再过了几个月,天开始干旱起来,连草都长不出来的时候,大家却终于等来秦蓉桂倒霉了。随着日本人的三轮摩托车突突突地开进了幕阜镇。董戟看见一群日本人拉着她从三口村沿着幕阜镇的街道上走。秦蓉桂怀里抱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小孩,孩子的哭声如雷贯耳。众人拄着拐杖仰着脖子,等着看热闹的有,心里同情的有,更多的还是日本人摆在戏台上的那些粮食。那都是从隘城的几个镇里征收上去的陈谷,陈米,此时只要你吐露一点信息,日本人高兴了可能会扔些。
一个看上去是个官的日本兵,手里拿着军刀,站着对所有人说了几句鬼子话。旁边突然不知道何时出现了一个眼角带疤的年轻人,大声地对戏台下的村名说:”有谁知道她的地是谁种的?孩子是谁的?“
没有人做声。
”大家好好想想,只要提供的线索真实,太君一定有赏。“
喜欢。
第77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