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营生不是每天都有,收入不算多,但特别辛苦。唐仙还有一条来钱的道,帮人家拉车。
拉车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拉车,是指将别人出事故的汽车从稻田里,路牙子下,坑里,山谷中,用钢丝绳系好拉上来,也就是如今所说的道路救援那个意思。
横穿幕阜镇的316国道豫章段,自从李闯在六十年代修过,直到八十年代也再没好好修过,财政吃紧的养路队顶多是东一块柏油,西一堆沙子的应付了事。本就羊肠九曲的道路,年久失修后千沟万壑,崎岖不平。晴天灰尘滚滚,雨天泥泞不堪,要是有了积水,那连像唐仙这样的本地司机都够呛,你都算不准那些坑能有多深,更别说有些路基动不动就缺边少角。316国道乃横跨闽赣鄂陕甘青六省,这条路的两端,分别在福建长乐和甘肃同仁,如此重要的道路,不是说绕就能绕的。于是那些长途车的司机们咬着牙齿也只好从这里过,他们中的不少还得赶夜车,于是每十个首次行驶在八十年代的316豫章段上的司机里,几乎就有一个会栽跟斗。这一批运气不好的人里,运气最好的,只是冲进了道路旁的泥田里,除了车子陷在齐膝深的泥里,人并无大碍,稍次些的栽进道旁的水渠里,水泥石头砌成的水渠可能让他们受点轻伤,运气不好的撞在人家的泥墙上,砸坏一间屋子。唐老乌的目标是前两种,因为第三种情况用不着他。他的解放牌车上永远备着一根锄头把手粗细的钢丝绳,有二十来米长,是他从煤矿里找关系花大价钱买来的。可再大的价钱,两次事故他就挣回本钱了。这些被困在幕阜镇的司机,“舍得”出钱。他们车上无不装满了各种各样利用区域差异来赚取利润的货物,比如福建的海产品,卖到西北,西北的面粉,卖到鄂东,陕西的红富士卖给福建的城里人,这些货物经不起等,他们着急着上路,而方圆几十上百里都不会有人能帮他脱困。曾经有从湖北拉橘子的老板带着司机把车开进了刚好下完秧苗的田里,那时还没有唐老乌这样的人,煤矿和水泥厂也没有起色,找不到车子来拖,只能靠人力,于是喊了三四十个村民帮他徒手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车子弄出来后,每人要两元钱,老板傻眼了,但强龙难压地头蛇,往往只好出钱买方便,收拾残局,修车,但最快也要在镇上折腾一两天,橘子烂了才是最大的损失。这时,他们盼着有唐老乌这种大马力,高载重的车子,只要一两个小时就能脱困,然后可以马上修车,兴许当天就能离开。
但唐老乌的收费,绝对是让他们抓心挠肝,但又不得不服的。当有一门赚快钱的生意时,人往往会变得更贪婪。胃口变大吃相就难看了,容易噎着。但贪吃的人哪里管得了这么多?唐老乌让他老家的几个兄弟偷偷的去把马路上几个比较大的坑给捅大了,又让人往马路上撒铁钉子,尖螺丝,但收效甚微。后来他干脆让人去扎停在饭店,和招待所的外地车的轮胎。可能是怕苏生和冷华看不起他,或者怕被告发,也可能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些事没让他们俩参与。这么一来,他在这方面的收入显着增加。
喜欢。
第340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