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1章 非运司之过[2/2页]

大明嫡长子 皇家雇佣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以一样也有认同他的臣子罢了。
     所以如今的情形就是,皇帝有怨气,大臣一样有怨气。曹侍郎颤着声、叩着头,凄声问道:“陛下精通驭臣之术,那驭民之术呢?!”
     朱厚照双眉一沉,
     “此话何意?”
     “民强国弱,民弱国强。治国之道,首在弱民。先秦时更有驭民五术,愚民、弱民、疲民、贫民、辱民。陛下宽仁爱民,臣等皆知,只是天下有良民、奸民之分,而陛下皆待之甚厚,由此民强而国弱……”
     “曹侍郎,”朱厚照直接打断了他,“驭民五术已经是商君时的话了,岂不闻太祖皇帝所说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你说的贫民、辱民,难道不是违背祖制?”
     姓曹的还要说话,
     但朱厚照阻止了他,他能讲出驭民五术,便代表许多话其实都说不到一起。再说下去就是相互争执,那便没有意思了。
     其实正儿八经从统治者、压迫者、剥削者的角度来说,这五术并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似清朝便有所谓的三十三两白银的政策。
     就是说一个老百姓平均一年的花费在三十六两白银,而朝廷通过各种方式限制百姓收入,使其在三十三两白银左右。
     这样饿不死、强不了,而且看似还有希望。那普通百姓就只能从年头忙到年尾,生活的幸福满足就在3两白银的差距之间,但终其一生都只是骆驼祥子,拉了一辈子黄包车,都以为是自己不够努力。
     后来所谓的坊nu,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明朝的当下来说,所有的老百姓都为了饱腹而奔波忙碌,自然就不会有人去思考朝廷是不是欺负了他们、皇帝究竟是不是真的天之子,相应的造反活动也就组织不起来了。
     但朱厚照不认同这种驭民之术。
     没有为什么,就是不认同。如果真要说一个理由,那就是这样的朝廷,他首先会起来推翻它。
     “陛下!”
     “曹侍郎,”朱厚照也提高了点声音,语气逐渐严厉,“有些劝朕能听就听你的了。有些劝,朕不听你也不要再紧咬不放。朕言尽于此,至于商鞅的驭民五术,朕即便理解你的忠心,但往后你也不必再提。太祖皇帝起于青萍之末,若是听到这样的驭民五术,朕相信他也一定会大发雷霆。”
     皇帝不听礼部官员的劝戒,
     不代表这些文官就全都放弃了自己先前坚信的理念,
     过了几日的早朝之上,还是有科道言官为此上疏皇帝,请求收回成命,重设两淮运司。
     “陛下圣神文武,上承天命,下得人心,即位以来,物阜民安,万方乐业。臣闻民者,所以固邦本,而理民之任,在乎泽材于文。我大明一朝,崇儒重道,崇德报功。运司之员虽多出于贿求,然其为人之过,而非运司之过……”
     朱厚照想起来前世看一些明朝的电视剧,皇帝坐在龙椅上,就这么听下面的大臣喋喋不休。他现在算是真实体会到了,所以他才更愿意在乾清宫处理政务。
     但不管怎么样,他已经下了的决心,那是肯定要做的。
     ====
     临时有点事,今晚发个短小章。
    喜欢。
  

第381章 非运司之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