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逃刑才做善事。如果用刑赏手段驱使人们去遵循‘天理,却又指责人们喜赏畏刑是‘人欲,那么人们遵从刑赏会被说成是不善,不遵从刑赏也会被说成是不善,人们也就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做了。况且,既然把喜赏畏刑称为‘人欲,而又使用刑赏手段,岂不成了圣人实际上是以‘人欲引导人民,有这个道理吗?因为普天之下‘上智少,凡民多,所以圣人的刑赏,其实是在为‘中人以下设教的。佛家的因果,也是在为中人,以下说法的。佛儒两家的宗旨虽然不同,但在教人为善这一点上,意思完全一致。先生拿董子的谋利计功学说,来批驳佛家的因果理论,是要连圣人的刑赏主张一同批驳吗?先生只见僧众诱人布施钱财,说这就是行善,可以得福;不布施,就是不行善,必定有罪。从而也就误以为佛家的因果理论,完全是欺惑民众的。并没有了解到佛家所说的善恶与儒家没有区别,所说的善恶报应也与儒家没有区别。”
     林生对客人的这套论述不以为然,还想进一步申述自己的见解。
     这时,天已近晓,客人起身想走,林生执意挽留。
     客人忽然挺身不动,林生仔细一看,原来是庙内的一个泥塑判官。《阅微草堂笔记》
    公告:网文联赛全新赛季海选已征程过半!未参加的小伙伴抓紧了!重磅奖金、成神机会等你来拿!
    喜欢。
  

判官夜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