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2章 梨香院暗涌[2/2页]

梦幻旅游者 孤标傲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和谐”。
     薛家进京,明面上打着“待选”的旗号。宝钗品貌端方,才德兼备,本是宫中秀女的绝佳人选。然而,那朵象征皇家恩泽的宫花,却早早显出了端倪。第七回里,王夫人的心腹周瑞家的来梨香院回话,薛姨妈便让她将新得的十二支宫花分送众姐妹。王夫人客气道:“留着给宝丫头戴罢了,又想着他们。”薛姨妈却答得轻描淡写又意味深长:“姨娘不知道,宝丫头古怪着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那宫花,谁人不知是宫中新晋女史、贾府大小姐元春的赏赐?王夫人想藏着掖着,薛姨妈偏要大大方方送出去。聪明如林黛玉,一眼看穿其中关窍,冷笑着拒了这份“人情”。而薛宝钗,不久后便“巧合”地染恙,与选秀之事渐行渐远。待到元春封妃,端午节赏赐节礼,独独将宝玉与宝钗的份例划作同等,其意昭然若揭——这是对未能入宫的补偿,是元春为胞弟择定的弟媳。后来下旨命众人搬入大观园,又特意点出宝钗之名,更是板上钉钉。
     是谁阻断了薛宝钗的青云路?元春在深宫,如何能未卜先知,提前数年就为弟弟筹谋?这背后那只翻云覆雨的手,只能是贾政。他深谙宫廷险恶,一个薛宝钗入宫,未必是贾家之福,反而可能与元春形成竞争,徒增变数。不如留在府中,与宝玉联姻,既巩固四大家族联盟,又可借薛家巨富填补贾府日益亏空的窟窿。宝钗的宫花被弃,她的青云志被悄然掐灭,成了这场利益交换中最显眼的牺牲品。
     梨香院的桃花开了又谢,年复一年。贾政依旧端坐书房,批阅公文,俨然道德君子。薛姨妈也仍是那副慈蔼宽厚的模样,吃斋念佛,照管儿女。然而,那三次隐秘的合谋,早已如无形的刻刀,将他们精心维护的礼教面具划得支离破碎。
     强留薛家,是筑起黄金牢笼;默许枉法,是弃置道德公理;阻断选秀,是将才女化作联姻筹码。这一切,都包裹在冠冕堂皇的“亲友情谊”和“家族体面”之下。
     张爱玲看得透:“红楼中人个个戴着黄金枷锁。”
     贾政的“端方持重”,薛姨妈的“慈蔼宽厚”,不过是遮盖这赤裸裸利益交换的绣金帷幕。帷幕之下,是四大家族抱团取暖的苟合,是权力与金钱的媾和,是两个中年人精于算计的冰冷交易。梨香院的静水深流,淌着的,尽是世态炎凉与人性的不堪。
    喜欢。
  

第152章 梨香院暗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