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8章 给个交待[2/2页]

大明伪君子 南墙的那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一日,回回不拉,好斗成性。
     这个人出了名的一根筋,认定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成化皇帝为什么要说“又”呢?
     这是有过前车之鉴,啊不,是前科之鉴的。
     成化四年,英宗先皇帝的皇后慈懿皇后薨逝。
     成化天子不欲将之与先帝合葬,于是下旨另择吉地。
     这位毛大人一看,这是违礼啊,大大的违礼啊。
     这下让我逮住一条大的了,我得上书!
     于是毛大人连续上书,当他发觉自己的奏折被丢进垃圾桶里的时候,爆发了。
     毛大人就带头组织挑事,爆发了大明朝第一次集体伏阙请愿事件。
     当时毛大人是这么振臂一呼的:
     “这是关系国家和各家家族的根本大事,吾辈死谏的时候到了,请各位不论官职大小,一定要跟我一起伏阙力争,青史留名。”
     还有什么比义正严词地阻止皇帝做出违礼之事更能体现人生价值的事情?
     明显是皇帝做得不对,这明明就是青史留名千载难逢的良机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加上人多势众,大家都看着呢,谁会在这节骨眼上怂包?
     于是应者如云,群情激奋。
     当然,真到了伏阙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想起了老朱家酷烈的手段。
     于是有人害怕,后悔了,想退出的不在少数。
     又是毛大人的同伙,给事中张宾大呼:
     “来都来了,现在跑还来得及吗?大伙身受国恩,谁敢首鼠两端,就是大伙的敌人。”
     天知道张宾是不是受了毛大人的授意,早在伏阙之前就让所有人都签了字,妥妥的立字为据,就算是退出也不会除名的。
     没了退路的大伙在文华门伏地痛哭流涕,哭得稀里哗啦,终于令得成化皇帝不得不收回了成命。
     正是这位毛大人开了这个集体伏阙请愿的先河,而且最重要的还成功了。
     这样的事情一开了头,就再也止不住,后面就越来越多了。
     这次,这老顽固想必又是老调重弹,翻来覆去又是那一套。
     果然啊!一打开毛弘的奏本,便见上面写着:
     “天降大灾,连绵三千里,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老儿开篇就危言耸听,不夸大事实你会死么?成化天子太阳穴突突直跳,深吸一口气,再看……
     “臣闻明君治国,必先言路通达,今天变示警,应在人祸,恳请陛下罢黜方士僧道,清明人心;裁撤厂卫,以正世道……”
     成化帝只觉得一千只苍蝇在脑子里嗡嗡,又是老一套,你烦不烦,跳过,看下面的……
     “臣又闻,正人必先正已,古之明君必悯民省已,闻过则喜,为天下臣民之表率,唐之太宗,十八年间自劾竟达四十有四,罪已天下五次,遂有天下大治,海内共仰,何曾损及英名……”
     为什么要拿唐太宗来跟朕比呢?他绘画有朕好么?真是莫名其妙!
     说来说去,还是想要朕下罪已诏,你们这些做臣子的,有没有考虑过朕的感受……
     顺手一扔,成化帝将奏折甩出数米之外,再不看余下的奏章,盯着怀恩,问道:
     “卿怎么看?难道要朕下罪已诏不成?”
     “陛下,罪已诏是万万不能下的。却也不是没有办法。”怀恩在这点上倒是毫不含糊。
     怀恩身为内相之首,自然是绝对维护皇上权威的。
     这一点也正是成化天子虽然有时会恼他,却并不计较的原因。
     “哦,卿有何决断之法?”成化帝来了兴致。
     地震之事前后闹了一个多月,烦不胜烦,还是尽快解决是正经。
     “老奴思来想去,大臣们无非是想要陛下有一个励精图治的交待,陛下便给他们一个交待,如此,上可安朝堂,下可安民心,言官们也没有了闹的理由。”
     “什么样的交待?”
     “西厂!”
    喜欢。
  

第178章 给个交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