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2章 恭喜皇爷[2/2页]

大明伪君子 南墙的那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商趁着天灾之际,囤积居奇,勒索百姓,平时一两银子能买到两石米,在奸商的哄抬之下,最高时竟至十两一石,实是骇人听闻之至……”
     “由此导致白莲教余孽乘虚而入,妖言惑众,收买民心,城内民情汹汹,盗贼当街明抢,小股作乱数不胜数,已有渐成燎原之势。”
     “幸得金山卫出兵弹压,事态稍平,然则邪教余毒根深蒂固,又与奸商甚至听说还与倭寇有所勾结,此时的松江,已是火炉旁的火药桶,随时可能爆炸!”
     “松江府的常平仓为何不用?”鱼米之乡居然缺粮,还被炒到了正常情况下二十倍之高,出了这样的事,实在是匪夷所思!成化皇帝勃然大怒。
     怀恩更是皱眉,江南各府的常平仓属于考核之列,每年都会有巡按巡查,不可能是空仓库吧?
     “奴才亲自调查过,当地官府实属无能,大灾前常平仓存粮本有八成,虽不足朝廷定额却也不至于导致缺粮。”
     “然而就在天灾刚起的第二天,常平仓的存粮就被一众奸商联手购下九成,只剩下不足定额的一成,以至于奸商一哄抬粮价,各级官员就无计可施,唯有坐视奸商横行,彼于应付,这才酿成大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常平仓,是传统的称呼,官方称之为预备仓。
     太祖于洪武三年发布政令,命天下州县皆于四乡各置预备仓,出官钞购粮贮之以备赈济荒年之用。
     一般是以借贷的形式用之于小民,秋收时偿还,且是低息无息偿还,有时候灾情严重的话,朝廷多会免除偿还的。
     太祖高瞻远瞩,严令以此为定制,后世子孙不得更易。
     常平仓平身就有平抑物价,打击囤积居奇的作用,这本是极好的措施。
     但是天下事到了贪官的手里就变了味。
     到了明中期,常平仓本是应由官府出钱购买的,许多地方硬生生把之当成了赋税的一项加派到地方。
     而抠出来用作买粮的那部份钱当然就流进了贪官污吏的腰包,这么一搞,常平仓反成了害民之举。
     如此一来,缺粮的地方要保证常平仓定额当然困难重重。
     而不缺粮的地方则把常平仓当作生财之道,肆意买卖,哪管里面有存粮几何。
     江南从不缺粮,历来官府并不重视屯粮,即便出了天灾也想不到会出现缺粮之事,因此有奸商大批购进,且价格高于平常,为贪蝇头小利,便将之大部发卖。
     此后事急,一时之间哪里有什么好的办法。
     “贼子误朕,贼子误朕!”成化帝咬牙切齿,这些官员在他嘴里已是辜负皇恩的大贼人。
     “汝负钦命,又有王命旗在身,难道就坐视此类事情发生而无所作为!”怀恩也是愤怒了。
     前些天有御史弹劾松江知府治下混乱不堪,他就觉得事有不妥,然而御史毕竟是风闻,并无真凭实据,加上首辅万安又说此乃小乱,弹指即平,不易重治,恐反生事端,因而也就没怎么当回事,哪里知道事情发展到了如此地步。
     “皇爷容禀,原本奴才也是气得暴跳如雷的,拔剑便要代皇爷斩了那狗官,给江南百姓一个交待,然而不料……”
     “不料什么?”成化皇帝怫然不悦,你堂堂西厂提督,朕最信任的家奴,竟然畏惧区区一个地方四品官,朕还敢信任你么?
     “莫非这位知府背后有朝中哪位大人撑腰?汝怕了不成!”怀恩立刻就想到了帮这位知府遮掩的首辅万安,若真是如此,倒也是有几分棘手,不过就算不斩了此贼,先接手松江政务布置一番也不是不可以的!
     汪直汗了一把,自己说得太急,口干舌燥之下略停了一下,竟让两位大佬如此着急。
     咽了一口唾沫,汪直正要继续说下去,又一个小太监跌跌撞撞的跑了进进殿内,口里直嚷道:
     “言官,言官们……”
     所有人又是一惊,言官们闹了?
     连汪直都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珠。
     言官们居然敢在西厂番子的眼皮下闹事了!这是鱼死网破的节奏吗?
    喜欢。
  

第182章 恭喜皇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