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3章 追思前贤[1/2页]

大明伪君子 南墙的那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万两三千多两银子啊,这能办多少事?
     怎么着村里每户人家都能有一套青砖的新房吧?
     村里的码头要修起来吧?
     猪啊牛啊什么的要添置一些吧?
     村里后生娶媳妇的钱有了吧?
     再不用吃了上顿为下顿发愁了吧?
     隔三岔五的也能割一些肉了吧?
     村里人人都不用为生计忧心了吧?
     都能穿上厚实的衣服了吧?
     小娃儿都能读书了吧?
     对了,祖宗祠堂要重点翻新的,要扩大规模,还要建公中仓,族老会不能总是在自家的庭院吧?要盖大厅,可以容得下全村人,不,是容得下全运输行所有人的大厅!
     要……
     老百姓比谁都实诚,谁能给他们好日子,他们就认准了谁是大恩人。
     不过,方唐镜并不会就这么轻轻放过他们。
     这只是惠及了一小部份人,与他携手小康的目标差距太大,他的第一个目标是全乡的百姓都先过上好日子,以点带面,辐射整个江泉,然后辐射到松江,乃至整个南直隶。
     “这些都是小钱,只要做好了,发家致富不成问题,可要做到富甲松江还很远,很远,大家有没有兴趣更进一步?”
     方唐镜脸上云淡风轻,完全没有对什么五万十万多少年后的收益动心的样子。
     人生在世,只争朝夕。
     “有啊,有啊,这太可以有啦!做梦都想有啊!”
     富甲松江?这个词一出,人人都是脸红脖子粗。
     若是五分钟之前任谁把这个词放出来,绝对会被人啐个满脸花,大家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见识了方唐镜点石成金般的魔力之后,所有人仿佛都中了妖术一般,小心肝噗通噗通的剧烈跳动。
     方大师爷实在是太凶残了,富甲松江基本就等同于富甲天下了好不好,这个牛皮可以上天了。
     不过,虽说这个牛皮吹得有点大,可是到目前为止,好象这位方师爷吹过的牛似乎都实现了呢!
     方唐镜往椅子上一靠,让自己坐得更舒服些指点江山:
     “大家刚才也听到大伯说的,咱们这次是因为把布贩到了荆襄才能赚这一笔钱。而且是布商拿去了大头,不然利润还能更高。
     当然,若是贩些别的什么商品,价格怕是没这么好,也得不到这个利润。
     可大家换一个思路,如果我们自己有布坊,卖的是咱们自己的布匹,这利润想不噌噌的往上涨都不行啊!”
     织布?这可是个发财的金点子,尤其是买卖和定价权完全操纵在自己手里的时候,独一份的生意还能有不发的?
     众人喜上眉梢,都知道织布还是个需要大量人力的活计,以他们船行的运输规模,这岂不就相当于带动了整个乡的劳力,大家都有了活计,人人都能赚钱,这往后的日子可不就一天天的有盼头了,实在是真真正正造福乡梓的大好事。
     可这似乎离富甲松江还有一大段距离吧?
     要知道,现在整个松江高端点的织造技术都掌握在少数大商贾的手里,他们织出来的布量多质高,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自己这个时候掺合进去,还能分到多少残羹剩饭?
     方唐镜一看诸人一脸便秘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想的是什么。
     这能难得倒我么,别的不敢说,多出的五百年知识绝对不是盖的。
     方唐镜傲然环视了一圈,享受了一番知识碾压的快感后才慢慢地说道:
     “我知道,大家都在想,织布业已经形成了垄断的格局,咱们这个时候掺合进去,怕是会吃力不讨好。”
     大家都是小鸡啄米一般的点头,这正是大伙担心的事。
     “竟争是讲究策略的,首先,别人有知识和技术的储备,所以人家走高端路线挣大钱。
     那么,咱们就走低端路线,看似是挣得少了,可若咱们的数量多呢?
     如果咱们的产量是他们的五六倍,甚至是七八倍,这利润是不是就能弥补过来了?
     而等到咱们的资本和技术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再提高技术,这质量是不是就上去了?”
     产量是别人的七八倍?这个……
     理论上是挺美的,可织布这玩意几乎在江南已达到了极限,差不多有点能力的都在织布,作坊里有坊布,家庭里也有坊布,别的不敢说,这花山乡差不多家家都有简易纺车的,在江南乡下,婚嫁时用纺车当嫁妆乃是一件经久不衰的传统。
     一辆好的纺车,价值五两银子,家庭式的一两八钱银子足够,所以大

第203章 追思前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