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7章 科举不易[2/2页]

大明伪君子 南墙的那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公子那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说前次乡试就曾考过这道大题,若他当时能有公子一半的水平,今日……唉!
     人家汤典吏都说他好几次了,再给他看您的文章,可不是害得他丢饭碗了吗?”
     秀娘毫不犹豫就将他爹给卖了。
     方唐镜无语。
     红袖添香什么的也不是人人都能消受得起的。
     好吧,我继续读书,就当是一场特殊的考试了。
     对了,刚才秀娘说什么大题来着,自己险些忘了,方唐镜眼前一亮,说道:“秀娘,咱们来练习‘小题,你随便从四书五经里抽些词来凑成一句,公子便以你所出的题目做文章,越刁难越好,专一练一练截搭题。”
     所谓的“大题小题”乃是指科举中的出题方式。
     但凡从四书中抽取一句完整的话做题目的,便叫大题。
     而小题也叫“截搭题”,是指那些从四书中抽取出某一句中的某些字句搭配上另一句的某些字句,难度骤然大增。
     且小题又分为截上,截下,截上下,承上,冒下,不一而足,可以将人玩死的那种。
     比如曾有科考题目为“皆雅言也,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就是让考生崩溃的节奏,我顶你个肺,这一句话是出自两篇毫无关联的章节,且还故意混淆了首尾。正是所谓的要你命三千型的“隔章无情截”。
     所以历届科考,每出大题,则考生的卷子就“较为整齐”。
     而一出小题,尤其是自持才高的考官专出来刁难人的,则必“哀鸿遍野”。
     秀娘乃是极聪明的,从小做父亲的小书童,四书五经可谓颇通,父亲又是屡考不中,她对科考的道道比一般人还要明白。所以方唐镜才要她任意出题。
     能为公子做事,秀娘自然是开心无比的,只要不赶自己走,公子想怎么玩都行,嗯,就是做什么都可以!
     方唐镜原本是对本次乡试题目颇有印象的,可自己一来改变这个世界太多,天知道蝴蝶效应会不会蔓延到科场,若是全凭上一世的记忆,万一题目不一,岂不是要撞墙?
     二来也觉得自身学业大有前步,比之前身应该还要更好上一些,便有意给自己加大难度。
     不论什么时候,打铁还需自身硬,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个世道或许会欺负你,运气或许会有坎坷不济,朋友亲人也可能会误你,但是知识永远不会负人,所以才有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而且现在自己不再是一个人的,方家村老少,老王,老伍多少兄弟跟着自己混饭吃,秀娘璇姐儿汪芷丽娘她们的命运就依附在自己身上,力量自然是越大才越有能力保护他们,乃至改变曾经的历史。
     只是自己现在撑死了也只是一个秀才,借着府尊和西厂的势,看似是如鱼得水,风生水起,实则一日不成进士,一日便终为蝼蚁。
     而要想逆天改命,方法只有一个——科考!
     不论后世如何诟病,至少科举在选拔人才上,在当时的时代,还是相对公正的,给了广大底层,尤其是寒门一个上升的通道。
     当然,前提是你得进入这个通道。
     其实后世的高考又何尝不是如此,常常有人说,高考没考上也并非不是人才。
     然并卵,这话一定要反着听,也就是说,但凡能高考考上的,一定就是人才。
     在大明,秀手只能算储备人才,举人才有资格进入统治阶层,进士才是真正的治理国家的人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深吸一口气,方唐镜凝神持笔,“开始吧!”
    喜欢。
  

第297章 科举不易[2/2页]